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宁夏人文|西夏那点事13:李元昊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景点排名 2025年08月12日 09:55 4 admin

挖掘鲜为人知的宁夏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宁夏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风情!

《江城子•读西夏》

-威记

乱世称雄两百年,兴于唐,卒于元。

千里国疆,竟未入史藏。

空留墓冢待人识,衬残阳,映苍凉。

入夜捧书读西夏,战三方,镇八寰。

细评无言,合页暗神殇。

叱咤风云终过往,冇谁赏,又何妨?

宁夏人文|西夏那点事13:李元昊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前言

《岳阳楼记》,相信只要是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它是范仲淹所写。其中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成为很多人年少时候的座右铭,同时,这一句话更是成为了这位北宋名臣的标签。

却少有人知道,范仲淹之所以能写出这一名篇,却是因为远在西北的一股势力-西夏给“成就”的。

怎么回事?

宁夏人文|西夏那点事13:李元昊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01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兴州府(今银川老城)南门外设坛祭天称帝,建国号“大夏”,曰“大白高国”,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史称“西夏”,同时把兴州府升为国都“兴庆府”。

就这样和北宋正式决裂!

公元1040年,在谋划已久的情况之下,李元昊攻宋,打了一个十分之漂亮的“三川口之战”,让北宋军大败,战果颇丰。同时也让宋仁宗深感西夏已然强大到足以威胁到边境的安宁。于是下令封夏竦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

来到戍边后,范仲淹驻守延州,同时,他向朝廷举荐滕子京出任泾州知州。因为滕子京他非常熟悉。

源于范仲淹和滕子京年轻时候,是同科进士及第。初入官场,一个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范仲淹),一个历任潍、连、泰州从事,后升任潍州军事推官(滕子京)。他们在备考时期,经常结伴同游汴河,或泛舟临水赋诗,或纵论治世良策。简单点来说,他们非常要好,知根知底。

这个滕子京也确实有才。此前,滕子京在凤翔府任上率领军民修筑新城、广储军粮,就展现出非凡的戍边才能。调任泾州后,他摆酒设宴,犒劳士卒,稳定军心,使得泾州成为一颗深插在边地的钉子,与范仲淹在延州形成一道稳固的西北防线,战略上相互呼应。

宁夏人文|西夏那点事13:李元昊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02

范仲淹沉稳,他驻守延州采取的是以守为攻,步步为营的策略,并且注重对周边营寨的建设,形成结连,有效防御态势。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戍边屯田和培养人才,像北宋名将种世衡和狄青等,都是在范仲淹培养下开始崭露头角的。

在此期间,为了消除隐患和威胁,范仲淹派将军任福攻破西夏的白豹城,断其后路,迫使突前的西夏军退兵,解了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市志丹县)、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市)的困局。如果按照这样的策略实施下去,北宋的防线将会日益稳固。

可是,范仲淹主守,韩琦却主攻!

公元1040年末,韩琦奏请攻夏,被范仲淹以时机不成熟拦住。同时,李元昊派高延德到延州和范仲淹约和,范仲淹回信“谕其去帝号以报累朝之恩。”其实他知道李元昊是诈和,想重演三川口之战的故伎。

韩琦来问,他是这样回答的:“无约而求和,诈也!”紧接着,他下令各部戒严。

到了公元1041年二月,李元昊兵犯渭州。范仲淹坚决反对出兵反攻,而韩琦坚持出兵。最后,成就了李元好的“好水川之战”。北宋军的惨败和损兵折将,范仲淹也被降为户部员外郎、耀州(今陕西铜川市)知州,依旧领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之权责。没一月,改任庆州知州,兼环庆路(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都部署司事。

到任后,范仲淹依旧实行以守为攻,步步为营的策略。

宁夏人文|西夏那点事13:李元昊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03

公元1042年闰九月,再整旗鼓的李元昊率军大举进攻北宋泾原路(今甘肃平凉市一带),北宋军在定川寨又一次大败,近乎全军覆没。这就是有名的“定川寨之战”

至此,李元昊攻北宋,三战皆胜!

胁着兵锋,西夏军继续南下渭州大肆抢掠。顺道突袭泾州。知州滕子京打开府库武装百姓一起死守孤城,血战几日,终于迎来范仲淹亲率的援军。

战后,他动用十六万贯官府“公使钱”购买牛羊,大设酒宴犒劳守城军民,并给阵亡者家属发放丰厚抚恤。然而,也正是这一举措,成为了后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的序中所写“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缘由!

因为在第二年,新任陕西四路统帅郑戬向朝廷举报滕子京滥用公款,御史梁坚的弹劾奏章措辞更加严厉,指控他贪污数万贯军费。消息传到京城,朝野哗然,更糟糕的是,滕子京得知朝廷派人调查后,竟将受抚恤者名单投入火炉,声称“不愿连累无辜”。

后来,在在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据理力争下,朝廷最终从轻发落,将滕子京贬为凤翔知府。公元1044年春天(也就是庆历四年春),朝廷再下贬谪令把滕子京降任岳州巴陵郡知州。

遭此连番打击,到任后的滕子京却没有颓废,而是继续努力工作,表现出坚强的韧性,使得小郡城出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新气象,更是完成了重修岳阳楼的创举。

在岳阳楼重修建成后,滕子京请老友范仲淹写一篇文章作记。

于是范仲淹一蹴而就,写下了这一篇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并没有亲临现场,可以说是一篇命题作文!

宁夏人文|西夏那点事13:李元昊成就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04

而远在西北的西夏李元昊,正大破辽军,人生生涯达到了顶峰!

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的三战全胜大破北宋军,却催生出一篇名篇!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是他“成就”了《岳阳楼记》!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西夏那点事第14集!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