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前几天在华盛顿打网约车时,司机告诉我他是现役海军军官,在一个核心政府机构任职。我好奇地问:“你这么...
2025-10-22 1
当地时间10月17日,一向强硬的特朗普突然换了口风。他在采访中罕见地对中国“点赞”,不仅承认中国非常强大,还称中美关系“良好”。
这番话一出,马上引发外界关注。不少人觉得这不像是特朗普的风格,甚至有人直言,他这是在“打感情牌”,想让中国松口。
中美关系一直是全球大国博弈的焦点,尤其是在贸易和技术层面,双方交锋频繁。而现在,特朗普突然“示好”,背后显然不只是单纯的友善。
从以往立场来看,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一直偏向强硬,尤其是他推动一系列关税措施,对中国企业发起技术打压。
而现在,他为何突然“变脸”?是出于国内政治需要,还是为了缓解现在经济外交困境?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全球地位不用赘述,这些关键资源广泛应用于高科技、军工、能源等多个重要行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近期中国提高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引起了美国方面的明显不安。美国虽然也有稀土资源,但在开采、提炼和制造方面,对中国的依赖非常深。
这一点在过去几年已经被多次提及,也是美方在技术发展和产业布局上的一个“卡脖子”问题。
面对中国加强稀土管理,美国本想用一贯的施压方式来回应,比如炒作所谓“资源威胁”,或者放话增加经济制裁。
但很快他们发现,这次的老办法不好使。一方面,美国自身技术能力的短板短期内难以弥补。另一方面,中国的政策调整并不是针对某个国家,而是出于资源保护和产业安全的整体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美方的指责显得站不住脚。
这也解释了为何特朗普会在这个时候放出“中方很强大”的话,他清楚,如果不在口头上做出一定让步,事情很可能会往更不利的方向发展。
稀土这件事上,美国没有掌控权,而中国掌握着主动权。这种现实,不得不让特朗普调低了语气。
在农业领域,中美之间长期存在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美国的大豆出口,一直大量依赖中国市场。
但近两年,中国明显在调整进口来源,更多转向其他国家,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这种调整本质上是出于供应链安全和价格因素的考虑,这是长期趋势。
今年中国没有选择进口美国大豆,美国农民因此感受到压力,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大豆价格下滑、出口受限,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而特朗普面对这些问题,选择了熟悉的操作——甩锅。他公开表示,中国在贸易上对美国不公平,甚至威胁要对中国的食用油贸易“下手”,试图用这种方式施压中国重新开放大豆采购。
但问题在于,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大逻辑支撑。中国的食用油主要以进口植物油为主,美国的地沟油出口根本不是关键贸易项目。
其次,中国的大豆采购是市场行为,谁能提供稳定、便宜的货源,自然就能拿到订单。美国的大豆价格高、政策不稳,竞争力自然下降。
特朗普如果真想让中国恢复大豆采购,应该先解决国内农业补贴、出口稳定性等问题,而不是靠嘴上放狠话。
显然,他也明白这点,所以在言语上逐渐放软,试图通过营造“中美关系良好”的氛围,为自己争取一些外交上的回旋空间。
表面上是“示好”,实质上还是在找突破口,挽回中美之间在农产品领域的贸易关系。
在稀土和大豆问题都陷入僵局的同时,特朗普又释放出一个信号:他计划在韩国与中国高层进行一场会面,试图通过高层沟通缓解现在的紧张局势。
这一消息很快引起外界关注,但中方并未确认。也就是说,这场“会面”目前只是特朗普方面的一厢情愿。
从动机来看,他此举更像是为自己在国内政治上加分。特朗普想要展示自己在外交上的“能耐”,尤其是在中美关系这样的重大议题上。
不过,不能一边谈合作,一边搞打压。这次如果特朗普还想用同样的方式来“制造外交成绩”,中方未必会配合。
更何况,目前的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阶段,光靠一次会谈就想解决问题并不现实。中国更关注的是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而不是临时性的政治操作。
特朗普并不是突然意识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而是经过一系列博弈之后,发现继续硬顶下去对美国并不划算。
尤其在稀土和农产品这两个关键领域,美国的手段有限,而中国掌握一定主动权。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选择“打感情牌”,希望以柔性语言换来中方在政策上的灵活处理。
但需要看清的是,他的核心利益诉求并没有变。他希望中国让步,但自己不愿意放弃制裁和技术封锁。他想要恢复贸易顺畅,但又不肯撤销旧有的壁垒。
换句话说,特朗普的“示好”更多是策略调整,而不是立场转变。他在做的是“姿态外交”,说得好听,做起来却依然老套路。
中美之间的问题不是靠一次“好话”就能解决的,需要的是实质行动和政策调整。如果美方继续在关键领域施压,口头示好也只会沦为一种策略掩护。
实际上,特朗普这次“打感情牌”,既是一种策略试探,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他想松动中方立场,却又不愿做出实质让步。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方式,中方早已识破。未来的博弈,依旧会是一场拉锯战,比的是谁能稳住局势、掌控节奏,而不是谁嘴上说得漂亮。
特朗普的“变脸”并不令人意外,面对内外压力,他选择用语言释放善意,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方态度真的发生了转变。
中国需要的不是一句“你很强”,而是一个公平、尊重、务实的合作环境。
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合作可以,但不能被迫接受不对等条件。要谈就得真谈,要改就得真改。
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眼下的中美博弈还远未到终点,谁能走得稳、走得久,才是真正的赢家。
参考信息:
特朗普又软了:对华高额关税讹诈,不可持续——观察者网2025-10-18 08:42
相关文章
文|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前几天在华盛顿打网约车时,司机告诉我他是现役海军军官,在一个核心政府机构任职。我好奇地问:“你这么...
2025-10-22 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嚣张不可一世的美国,终究还是学会了用礼貌而克制的语言和...
2025-10-22 1
10月21日,据环球网报道,菲律宾正与中国海警部门进行磋商,努力达成一项管控局势的协议。值得注意的是,10月12日,菲律宾方面派出船舰,在中国铁线礁海...
2025-10-22 0
文 作者∥张姐情感驿站你有没有细想过,为啥很多女生明明外表大大咧咧、什么都能自己扛,却在喜欢的人面前学会了“索要”?说白了,人和人的距离,有时候不全靠...
2025-10-22 0
“82岁的老头娶了28岁的姑娘,这事在中国,能有几个不议论的?!” 有人靠着一颗白菜的价格过日子,有人却抓着两个人的婚姻不撒手。杨振宁走了,他留下的不...
2025-10-22 0
10月16号晚上,福耀玻璃突然发了个公告,79岁的曹德旺正式辞掉董事长职位,由他55岁的儿子曹晖接任。这事儿一出来,不少人都在说,曹德旺琢磨了十多年的...
2025-10-22 0
加沙总算盼来停火了,街头能看到几户人家试着回废墟里找东西,孩子们夜里也不用听着无人机嗡嗡响睡不着了。但停火只是把炸弹声停了,孩子们要活下去的难题,压根...
2025-10-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