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9日 14:58 1 admin

40 岁这年,袁锋做了个让不少人意外的决定。

离开待了 16 年的广汽集团,打包行李从广州搬到绍兴,加入芯联集成重新创业。

要知道,他在广汽的履历相当亮眼。

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就加入集团,2019年接手广汽资本时,这家产业投资机构规模才10亿元。

到2023年底已涨到100亿,还新设立了300亿元基金。

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在广汽资本的几年里,袁锋搞出了“链主式投资”的打法。

盯着新能源汽车“新四化”需要的技术,跟着产业链龙头一起布局。

比如投了中创新航后,顺着电池产业链深挖;

和科大讯飞合作孵化座舱企业,又在自动驾驶领域拿下地平线。

前后投了80多个项目,被投企业总市值超5000亿元,至少20个项目通过上市或并购退出。

不过也有遗憾,2023年智元机器人找过来时,因为工作调动错过了,这成了他心里少有的“没投成的遗憾项目”。​

按说这份工作稳定又有成就感,妥妥的舒适圈,但袁锋偏要折腾。

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在做新能源汽车投资时,他发现中国半导体行业是个潜力股。

不仅对产业重要,还缺人用投资和产业经验帮着成长。

而自己正好在这两方面有积累,心里就动了主动下场的念头。

加上看到芯联集成的创始人,从2018年就坚定押注新能源,那种在“无人区”闯路的劲让他佩服。

最终在 2023 年下定决心,换城市、换赛道、换身份,一头扎进半导体领域。​

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打开新局​

刚加入芯联集成,袁锋就面临不小的挑战。

以前在广汽主要管投资,现在要管战略、企业经营,还要筹划碳化硅SiC项目和芯联资本的布局,每天要应对的事又杂又多变。

他自己都说:“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既要探索创新‘无人区’,又要把各种事捋顺。”​

不过袁锋很快找到突破口,从碳化硅入手。

他发现这东西和新能源汽车绑得特别紧,近90%的应用场景都在车企。

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而且特斯拉早就用碳化硅做电控模块,能让车更省电、续航更长。

他琢磨着:“能不能用资本当纽带,让车企不只是投资人,还能一起搞研发?”

这个想法得到公司支持后,他牵头的芯联动力(芯联集成旗下碳化硅公司)很快落地,不到一年就拉来了上汽、小米、宁德时代、小鹏这些“大玩家”投资。​

更厉害的是,袁锋搞出了资本加产业链接的模式。

过去一年,芯联动力拿下了中国市场60%-70%的碳化硅份额。

还锁定了未来4-5年超100亿的主驱订单。

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而且车企一启动新车型研发,芯联动力就深度参与主驱芯片创新,真正成了客户的“研发伙伴”。​

这边碳化硅项目刚有起色,袁锋又忙着推进芯联资本。

2024年一级市场不太活跃,他却逆势而上。

不仅把基金立了起来,还投了地瓜机器人、超聚变、魔法原子等十多个项目。

覆盖半导体供应链、AI、机器人这些硬科技领域。

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他选项目有个逻辑:投下游应用能当“创新触角”。

比如投了因时机器人后,不仅帮对方提升了竞争力,还让芯联集成打开了新市场。​

现在芯联资本首只基金快在12月关闭,袁锋的目标很明确:

要做硬科技赛道里真正的产业资本,用资本打通上下游,帮被投企业避开坑,陪着它们熬过研发的“冷板凳”。

40岁放弃5000亿资本帝国!袁锋离开舒适圈,豪赌半导体"无人区"

他常说:“做硬科技不能急,认准方向就要坚定冲。”

在他看来,中国半导体企业要成功,关键是跟着新能源汽车、AI 这些终端应用一起定义产品。

这样才能做出有竞争力的“护城河”产品。

而他要做的,就是当这个“链接者”,把产业链拧成一股绳,陪着中国硬科技跑好这场“长跑”。​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