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7日 18:57 4 admin

咱们每年中秋都吃月饼、赏月,可你知道这节日到底咋来的吗?好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起源都能扒到上古或者汉朝,唯独中秋,直到唐宋才冒头,来源说法多到能凑一桌“辩论会”。

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这些说法,再聊聊古代人咋过中秋,说不定你会发现,现在的中秋习俗,跟老祖宗比还少了点热闹。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先说说最有“帝王范儿”的“夕月说”吧,古代皇帝春分要祭太阳叫“朝日”,秋分要祭月亮叫“夕月”,这规矩从老早一直传到清朝。

有人就猜,中秋拜月是不是老百姓学皇帝来的?我一开始也觉得有点道理,毕竟都是跟月亮有关。

可翻了翻古籍才发现,压根没记载说古人觉得这俩事儿有关系。

帝王祭祀那是专属待遇,老百姓敢随便模仿?不怕被安个“僭越”的罪名吗?

古代那么多皇帝,连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下禁令,要是中秋真像“夕月”,早有皇帝叫停了,可史料里连提都没提,所以这说法我觉得不太靠谱。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接着说“秋社说”,这跟农民关系更近,古代靠种地吃饭,春天有“春社”,秋天有“秋社”,都是祭土地神感谢丰收的,秋社还经常搞得热热闹闹。

有人觉得中秋就是秋社变的,毕竟俩节日时间有时候近,这俩节日压根是“平行线”,秋社从先秦到现在,有些农村还在过,跟中秋一直没混为一谈。

而且秋社祭的是土地神,中秋拜的是月亮,一个管种地收成,一个管夜里的月亮,八竿子打不着,总不能因为都在秋天热闹,就说它们是一个妈生的吧?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再聊聊最有“故事感”的“唐玄宗说”,这位皇帝挺会整活,把自己八月初五的生日改成“千秋节”,全国放假三天,还在花萼相辉楼前搞杂技表演,舞马、走钢丝啥都有,热闹得很。

后来又有传说,说他八月十五跟着术士飞到月宫,还听到了《霓裳羽衣曲》,本来想觉得这传说能当中秋起源,后来发现不对,现存最早的中秋记录里,压根没提这事儿。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不过有个变化挺明显,从唐玄宗那时候起,写八月十五月亮的诗突然多了,比如王建写“今夜月明人尽望”,说明那时候赏月已经很普遍了。

唐玄宗的千秋节顶多是给八月添了点节日氛围,中秋能火,还是老百姓自己喜欢才传下来的。

最后说个比较新的“仲秋傩说”,古代有三种“傩戏”,春天、秋天、冬天各一次,秋天的叫“仲秋傩”,本来定在秋分前一天,是用来驱鬼的。

到了唐代,傩戏开始迎“太阴之神”,也就是月亮神,说月亮能净化妖邪,慢慢就改到八月十五了。

后来佛教也来凑热闹,在这天办斋会,让傩戏更热闹了。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这个说法是学者赵玉平提的,我觉得还挺有道理,毕竟古代好多民间节日,都是官方仪式慢慢变通俗,再加上其他文化掺和,最后成了大家都爱过的节。

唐宋人咋过中秋?跟现在差挺多

说了半天起源,再看看唐宋人到底咋过中秋,唐代人过八月十五,其实挺简单,主要就是赏月。

那时候还没“中秋节”这名字,文人墨客喜欢凑一块儿,对着月亮写诗喝酒。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李白、杜甫都写过八月十五的月亮诗,王建更是连看五天月亮,从月牙看到圆月,仪式感拉满。

不过那时候普通老百姓参与度不高,更像是文人的“专属活动”,到了宋代,中秋才算真正“成型”,还正式有了“中秋节”的名字。

《东京梦华录》里写,中秋夜有钱人会搭台子赏月,老百姓就抢着去酒楼占位置,夜市能热闹到天亮,连小孩都能在外面玩一整晚。

《梦梁录》里说,就算是最穷的人,这天也会把衣服当了买酒庆祝,这重视程度快赶上过年了。

宋代的中秋已经不是文人专属,成了全民狂欢的日子,这种热闹劲儿,现在的中秋好像还差点意思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月饼啥时候成中秋标配?不是宋代是明代

现在过中秋必吃月饼,可你知道吗?宋代虽然有“月饼”,但跟中秋没啥关系。

那时候的月饼就是普通小饼,苏轼写“小饼如嚼月”,也没说这饼是中秋吃的,而且“嚼月”听着就不是圆的,跟现在象征团圆的月饼完全不一样。

直到明代,月饼才真正跟中秋绑在一起,《宛署杂记》里记载,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月饼互相赠送,有大有小,有的还会在里面加果馅,做得特别精致,贵的一个月饼能卖几百钱。

从玩月羹到月饼,中秋起源众说纷纭,却藏着中国人的团圆心

这场景跟现在咱们中秋买月饼送礼差不多,看来从明代起,月饼就成了中秋的“标配”,一直传到现在。

其实不管中秋起源是哪一种,都不影响它成为咱们最重视的节日之一。

古代人赏月、放灯、写诗,现代人吃月饼、团圆、看晚会,形式变了,但核心没变,都是图个“人月两圆”。

这千年的文化温情,才是中秋真正的意义,今年中秋,你打算跟家人怎么过呢?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