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刘云龙表示,四季度市场有望走强,关注新热点和新板块的机会。金元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徐传豹表示,四季度宜重点关注业绩和政策两条主线。(本...
2025-09-30 1
9月29日,台媒爆料称,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在波兰活动时,和乌克兰官员一起见证了一份合作备忘录的签署。
文件名叫“基辅地区弱势孩童综合支持计划”,名字听起来像公益项目,但问题不在名字,而在性质。这是台当局和乌方在官方层面的文件,意味着乌克兰给了台当局某种程度的承认。
这就触碰到中国的红线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国家搞官方接触,就是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和乌克兰建交多年,双方都有明确承诺:乌克兰承认“一个中国”,不能和台当局有官方往来。可现在,乌方却堂而皇之地签下这份备忘录,性质就变了。
还不止这一件事,近两年,乌克兰在对华态度上明显冷了下来,还多次在国际场合指责中国“偏向俄罗斯”,甚至对部分中企搞制裁,如今又和台当局勾连在一起,给“台独”势力撑腰,这是在挑战中方的底线。
台当局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刷存在感。
对台当局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国家露面撑场,就能对内宣传成所谓的“外交突破”,乌克兰现在配合了,台当局立刻开始宣扬自己在外部空间扩展的“胜利”,用这种虚幻的错觉来增加自己“谋独”的自信心。
但问题是,乌克兰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三点原因。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认知偏差。乌克兰长期把中国和俄罗斯绑在一起看,觉得中国没站在自己一边,就是在帮俄罗斯。
西方舆论又不断炒作“中国援俄”,乌方接受了这种说法,忽视了中国曾经多次明确表示自己不是当事方,也没有提供任何军援,但我们毕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我们的自证,乌克兰充耳不闻。
第二,乌克兰总觉得中国有能力劝俄罗斯停火,却没有“出手”。
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伪命题,俄罗斯是拥有独立自主权的大国,中国不会、也不可能去替俄罗斯做任何决定。可乌克兰抱着这种不满,索性在台湾问题上戳中国痛点,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报复”。
第三,过度依赖西方。乌克兰当下最在意的是继续得到欧美援助。在乌克兰看来,只要完全迎合西方立场,就能换来更多支持,配合西方在台湾问题上的话术,成了一种姿态,但这种短视,会伤害到和中国的长期合作。
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本身就是对乌克兰的一种保护,如果中国真的站到俄罗斯一边,就凭中国如今的军事发展和军工生产能力,局势早就不是现在这样了,这一点,乌克兰心里应该清楚,而我们也早就说得明白了。
乌方没看清这个现实,还在中国核心利益上反复试探,这是外交上的短视。总结来讲,乌克兰这么做,是因为它对中国有误解、对西方过度依赖,还缺乏长远眼光。
乌克兰想要拿中国说事,来逼迫俄方让步,是选错了对象。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乌关系的政治基础,乌方既然承认,就不能和台当局签文件,现在一签,就等于砸了基础。中方必然会回应,减少合作、收紧往来,这些都是可预见的后果。
现在,乌克兰最需要的是多方支持,可在台湾问题上踩线,不但不会得到什么实质好处,还可能让自己少一个重要伙伴。未来如果要在经济、重建或国际斡旋中找中国帮忙,到时候我们就有话可说了。
退一步讲,即便是乌克兰与台当局眉来眼去,对我们的统一进程也不会有什么实质影响。
民进党当局会大肆宣传,把这当成“国际突破”,可乌克兰正处在战争泥潭,实力有限,撑场意义很有限。对岛内来说,这种所谓的“成绩”,不过是找个苦难中的国家来陪跑,毫无分量。
另外别忘了,中国长期保持中立,是积极劝和促谈的,但如果乌方不断挑衅,乌克兰会面临更不利的局面,这是乌方要认真想清楚的地方。
台湾问题不是外交筹码,更不是讨好西方的工具,谁踩线,谁就要付代价,奉劝某些国家,不要在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玩火。
接下来,乌克兰如果继续一意孤行,最终受损的只会是自己。
参考资料:
郭嘉昆:台湾当局四处窜访无法撼动国际社会一中格局——2025-09-29 20:36·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台湾地位未定”谬论可休矣——2025-09-28 06:59·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国融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刘云龙表示,四季度市场有望走强,关注新热点和新板块的机会。金元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徐传豹表示,四季度宜重点关注业绩和政策两条主线。(本...
2025-09-30 1
1976年9月11日,北京的天阴沉沉的,乌云低得像是要压下来一样。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氛。那一天数万名群众自发地来到天安门广场,排...
2025-09-30 1
全球财经圈跟被泼了盆冷水一样。美国股神巴菲特把拿了17 年的比亚迪股票全卖光了,揣着80亿美金的利润悄悄走了。咱们中国也连着四个月抛美国国债,一共抛了...
2025-09-30 1
国民党主席选举这次,是一出挺有看头的戏,表面上看是党内比赛,实际上比的却是路线,赌的还是未来,三位候选人各有说法。郝龙斌靠稳,张亚中求快,郑丽文想变,...
2025-09-30 2
我卡在1000米快半年了,腿软、喘成狗,配速死活破不了2分30秒,昨天刷到一条短视频:北京朝阳体育馆那群戴AR泳镜的哥们,50米池子来回像装了马达,1...
2025-09-30 2
曾经趋同的手机造型背后,如今正上演一场由AI、折叠屏和影像技术等驱动的深度变革。市场饱和不再是创新的枷锁,反而成为技术突破的催化剂。近期,华为在折叠屏...
2025-09-30 2
2017年,43岁的黄美琴在深圳一家服装批发市场做摊主,档口挨着主通道,人流大,竞争也激烈。她早上六点开档,晚上八点才收摊,几乎每天都站着吆喝十几个小...
2025-09-30 2
在一向观点分裂的美国智库圈里,出现了一种少见的“共振”现象。围绕“当中国推进两岸统一”这一假设,原本立场各异的安全专家、战略分析师乃至前官员,几乎罕见...
2025-09-30 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