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赖清德亲手发动的“大罢免”,最后却成了他的滑铁卢。新一轮大罢免结束,投票结果出炉,民进党惨败!他还面临民进党内部其他派系的施压,或...
2025-08-25 3
这一届上合组织峰会地点在天津,时间是8月31日至9月1日,在九三阅兵之前,中方已经公布,与会的是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规格很高。名字摊开一看,都是关键人物:普京、莫迪、佩泽希齐扬、托卡耶夫、拉赫蒙、米尔济约耶夫、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埃尔多安、卢卡申科、呼日勒苏赫、普拉博沃、安瓦尔、范明政……再配上古特雷斯、上合秘书处、东盟、独联体、集安组织、亚投行等机构掌门,一张跨越亚欧的大网就摆在眼前。说它是上合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不夸张。
就在大家忙着对表和筹备的时候,美国又出手搅局了,据报道,美国财政部把两家中国企业拉进制裁名单,理由是“为伊朗石油运输提供便利”。动作挑得很准:一是卡在峰会前,二是盯着能源通道。表面看是针对中国企业,实际是在给与会国家下马威,意思很直白——别在能源、经贸上和北京贴太近。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没绕弯子:这类制裁缺乏国际法依据、没有安理会授权,中方反对;各国在国际法框架内同伊朗开展正常合作正当合理;中国会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三句话分别把法律底线、合作正当性、反制空间都点到了。
美国这手所谓的制裁,真正瞄准的不是某一笔生意,而是市场的“心理阀门”。只要让保险、航运、金融多犹豫一下,风险溢价就上去了。这套打法短期能扰动,长期很难改道。原因很简单,企业看的是现实收益:谁的油更近、谁的气更稳、谁的港更顺、谁的结算更省心。
另外,现在俄乌冲突已经进入尾声,理解美国这招会更容易。俄罗斯油气不会从市场消失,只会通过各种折扣和路径重新分配。上合盘里的几个关键角色——中亚五国、巴基斯坦、土耳其,再加上中国、印度、伊朗——天然站在管道与海运节点上。美国此时打伊朗牌,本质是在“围欸运输网络”。拦不住全部流,就在关键节点制造“合规阴影”,拖慢项目对接。这是一种“延迟战术”,消耗的是时间。
仔细分析,你会看到三个层面重叠在一起。第一层,是上合组织在“平台—机制—项目”的升级;第二层,是美国对亚欧能源与金融通道的持续搅动;第三层,是俄乌战场进入收尾阶段后,全球能源交易的再平衡。这三层叠加在同一个时间点,才有了今天这幅画面。
本来,上合的起点是安全合作,反恐、反分裂、反极端是起家本事,后来往经贸、能源、交通、数字等领域延展。外界过去常质疑“好听不好用”。这次天津的阵容把东欧、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北非连成片,联合国与区域组织都到场,释放的是规则协商的信号,不是友情客串。
这种大桌子开起来,落地的常常是细节:油气贸易怎么结算、跨境物流怎么降成本、区域支付怎么互联、供应链怎么“去脆弱”。材料里提到能源、经贸、科技、安全,这些关键词在现实里对应的,就是这些硬骨头。
还有人关心莫迪来了意味着什么,我更倾向于把它看成“制度性交往”的延续。印度参加上合,不代表双边所有分歧立刻化解,但说明它没有掐断与上合框架的对接。在当下“去风险”口号此起彼伏的环境里,这是一种行为信号,也会影响其他观望者的判断。
上合不是军事同盟,更像“多议题平台”。平台强不强,关键看议题能不能变成可执行的机制。天津这个窗口,价值在把散点意向绑成路线:反恐信息共享、通关简化清单、能源结算护栏、科技交流的伦理边界……只要进了机制,外部“即时施压”就很难把它一脚踢散。
多边合作不可能一马平川。麻烦不在“有没有共识”,而在“共识能走多远”。能源合作会牵动第三国,科技合作会撞上出口管制,安全合作牵扯敏感信息,各国内政也会起波动。我对“峰会魔法论”一直保持克制:峰会不是万能钥匙,它提供的是把复杂问题分段拆解的路径图。天津的意义,就是把路标再立清楚一点。
特朗普式的语言擅长摆出“强硬姿态”。他挑峰会前制裁,是典型“场外干预”。在美国国内,它是给“对华强硬”背书;对外,是吓唬那些对合规不熟的企业。但产业链的答案很朴素:有没有替代通道,成本差多少,风险能不能分摊。只要多边机制能回答这三问,政治噪音就会被商业计算抵消。如今企业对地缘风险的应对越来越专业,法务、合规、保险、金融、物流都有备选剧本,不是一条推文、一张名单能打乱。
中方的话也说的很明白,反对非法单边制裁,是把规则锚在联合国;强调与伊朗正常合作,是给所有可能参与能源交易的国家打底;“采取必要措施”,是对内的安抚,也是对外的预期管理。与会国家听到的不是空话,而是“来谈合作,不会裸奔”。
很多人会问,上合会不会变成“能源联盟”?我更看重“能源互联与交易便利化的平台”这个定位。成员结构多元、利益差异明显的框架,做便利化和风险对冲更现实。这反倒是对单边制裁的有效回应:不硬顶,而是把交易摩擦降到最低,让市场自己给答案。
这次天津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意义——重建信任。疫情、战争、通胀,三重夹击让很多人的预期被打乱。企业想要可预期,政府想要可管理,社会想要可解释。多边机制恰好能把这些粘起来:把规则写清楚,把流程标准化,把纠纷的出口设计好,信任就会回流。当信任回流,单边施压的边际效果就会下降。它面对的,不再是某个国家,而是一套已经运转起来的制度惰性。
这次制裁,从两头看更明白:表面上动静不大,但对美国的信誉伤害更大。每次不按国际规矩硬来,别的国家就会想:哪天要是轮到我被卡脖子怎么办?能选的就两条:要么全听美国的,要么自己做个垫子和后路。现在这个世界,人人都不可能全听,所以大家都会去多铺垫子、多留后路,备用通道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清楚。
相关文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赖清德亲手发动的“大罢免”,最后却成了他的滑铁卢。新一轮大罢免结束,投票结果出炉,民进党惨败!他还面临民进党内部其他派系的施压,或...
2025-08-25 3
从京剧舞台到中戏校园:早年的艺术积淀1976 年的荆州沙市区,曾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满族家庭。父母离婚后,她跟着母亲和妹妹生活,日子虽不富裕,却从未缺过...
2025-08-25 3
文|颖宝编辑|颖宝郎平杨锡兰身穿安保制服卸任中国女排总教练后,移居美国洛杉矶享受退休生活的郎平,怎么也没有料到,昔日的女排核心二传手、曾接替她担任国家...
2025-08-25 3
“李老师,我们都是实在人,我就直说了。”我端起面前那杯浮着几根茶叶梗的茶水,轻轻吹了吹热气,没喝,又放下了。对面的李秀梅,也就是王姐介绍的这位“李老师...
2025-08-25 3
特朗普不来九三阅兵后,美方对华开出了一个降税条件。与此同时,普京派人来华面谈。那么,这次美方开出了怎样的条件?普京的举动又传递出何种信号?目前关于九三...
2025-08-25 3
1986年的青岛港,码头上早就忙活开了。红地毯铺得笔直,军乐队的乐器擦得锃亮,仪仗队的战士们挺胸抬头,就等着迎接一群特殊的客人——中美建交后首次访华的...
2025-08-25 4
据报道,距离9月3日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没多久,各国代表名单逐渐浮出水面。韩国总统李在明却在这节骨眼上,搞了手复杂的“外交三线操作”——前脚宣布8...
2025-08-25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