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将于明年3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范指引,将有力...
2025-09-24 1
大家原以为,释永信的调查不过是一个新闻热点,最多也就几天热度,然而时至今日,这件事还依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不仅他更多的黑料被曝光,甚至很多和事件不相干的公众人物也被卷入其中。
其中就包括了大家熟悉的小女孩王诗龄,这个从爸爸去哪儿里被大家熟知的可爱小女孩,竟然能被舆论和释永信扯上关系,真的是无妄之灾。
王诗龄为啥会被牵扯进来?释永信他们一家有过什么渊源?
当少林方丈释永信被调查的消息传开,舆论场上最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风暴的中心,最终没有停留在寺庙或涉事者身上,而是毫无征兆地转向了一个不相干的小女孩——王诗龄。
网络上,一些人开始煞有介事地论证她与释永信的“关联”,从对比五官相貌,到计算两人名字的笔画都是25画,种种荒诞不经的说法被炮制出来,并迅速获得了市场。
这看上去像一场集体失智,但背后却有清晰的逻辑,这场舆论风暴真正的引信,并非丑闻本身,而是早已在公众视野中积累了足够多“燃料”的母亲——李湘。
导火索是一段2008年的旧视频,当时,作为主持人的李湘在少林寺采访释永信,从职业角度看,那次采访堪称大胆,她提出的问题个个尖锐,直指核心。
她问释永信关于乘坐私人飞机、与好莱坞名流交往的传闻,也问到了寺庙引入妙龄少女体验生活的争议。甚至直接抛出外界称其为佛教“魔”的尖锐评价,逼得释永信只能用“道高魔大”来打太极。
十几年后,当释永信的人设崩塌,这段视频被重新翻出,但公众的焦点却发生了180度转弯,没人再关心采访内容的专业性,所有矛头都对准了李湘的着装和坐姿。
她当时穿的黑色丝袜和跷二郎腿的姿态,被重新定义为在佛门圣地“轻浮”和“不敬”的铁证,一个十几年前的工作场景,在今天被赋予了全新的、负面的道德内涵。
这恰恰说明,舆论并非在就事论事地评判一桩旧事,它更像是一次“借题发挥”,利用这个由头,来清算早已积压在心中的对李湘本人的复杂情绪。
李湘为什么这么容易引火烧身?根源在于,在公众情绪的账本上,她的名字下早已记满了“欠条”,第一笔,就是她从不掩饰的财富观。
“富养女儿”是她最鲜明的标签,为王诗龄铺就的名校之路,耗资不菲的个人画展,以及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奢侈品,这一切都构成了她高调的公众形象。
这种形象在网络上是一把双刃剑,它吸引了流量和关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潜在负面情绪,比如嫉妒、反感,以及对这种“炫耀式”育儿方式的普遍质疑。
如果说财富只是为她准备了干柴,那么另一则传闻则直接提供了火星,那就是关于她和前夫王岳伦曾赴泰国“求子”的爆料。
这则未经证实的传闻,其杀伤力在于精准打击了李湘“女儿是全部”的核心人设,它让“重男轻女”的标签有了附着点,也让她苦心经营的完美母爱形象出现了裂痕。
这两笔“账”,一笔关乎财富,一笔关乎人设,让她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变得极其“易燃”,释永信事件,只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点火时机。
当对李湘本人的口诛笔伐达到一个阈值后,积压的恶意开始寻找新的宣泄口,舆论的子弹打出了一道诡异的弧线,飞向了她最珍视也最无力反抗的目标——王诗龄。
这是网络暴力中一种极其残酷的升级逻辑,攻击一个久经沙场的成年公众人物,效果终究有限,但将其恶意转移到她的孩子身上,则能造成最直接、最深刻的伤害。
于是,那些荒诞的谣言被大规模制造和传播,说王诗龄长得像释永信,完全无视她与父亲王岳伦如同复制粘贴的相貌,甚至有人恶毒地喊话,要求去做亲子鉴定来“自证清白”。
这些攻击的核心逻辑,就是通过伤害孩子来惩罚母亲,王诗龄从《爸爸去哪儿》中备受喜爱的“小公主”,一夜之间成了成人世界恶意揣测的载体,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回过头看,王诗龄之所以被卷入这场风波,并非她与事件有任何实际联系,她只是作为李湘公众形象最重要的延伸,成了那场针对其母的“情绪审判”最终的牺牲品。
释永信的倒台,像一个放大器,将李湘在舆论场中早已存在的争议和潜在的负面情绪彻底引爆,而这场清算,最终以最不堪的方式,由一个无辜的孩子来承担了所有后果。
十几年前,李湘问释永信什么是“魔”,十几年后,这场失控的舆论,用一种更具现实感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它展示了当公众情绪被引燃,理智被吞噬后,那股力量会如何精准地扑向最柔软、最无辜的地方。
释永信固然可恨,但和他相关的人却不一定就参与到了那些罪恶当中,而且其中有很多人和他就只是泛泛之交。倘若因为空穴来风的谣言去攻击他人,并且还要蛊惑他人一起相信,这显然有违互联网上尊重事实的底线。
网络上并非不法之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就像是前几天关于“释永信带情人、子女潜逃被拦截”被辟谣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在网络上为非作歹!
仅凭一则采访就认为王诗龄生父另有他人,简直过于荒唐了。要知道王诗龄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孩子,这样的谣言对她的打击不言而喻。
总体而言,其实无论任何事,我们都要理智的去看待,在没有证据之前不要随意造谣,从而产生舆论,毕竟“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相关文章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将于明年3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范指引,将有力...
2025-09-24 1
9月23日,全国首例“性侵工伤认定”案当事人崔丽丽与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在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日中午,红星新闻记者从崔丽丽处了解到,历经3个...
2025-09-24 1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9月23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从白玉玉佩的秋叶纹,到玩月图轴的静谧秋夜,桐叶秋蝉、秋花秋果,秋的意境、秋的味...
2025-09-24 1
在娱乐圈,有人靠话题与流量占据热搜,有人却始终扎根片场,以精湛演技雕琢每一个角色。樊志起便是后者,这位低调的 “老戏骨”,用数十年的坚守诠释着 “演员...
2025-09-24 1
吴福仲 近日,某高端户外品牌与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合作的烟花艺术项目《升龙》,引发了舆论的强烈质疑。尽管主办方以“致敬自然”为名义,试图为这场爆...
2025-09-24 1
普京表态:俄罗斯将在《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后一年内维持核武器限制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即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于2026年2月到期,莫斯科也将在接...
2025-09-23 3
大模型技术正在成为推动金融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各类规模机构已全面启动大模型应用规划文|《财经》杂志 唐郡编辑|张威工商银行宣布新增超100个应用场...
2025-09-23 5
英伟达与阿布扎比技术创新研究所(TII)联手,在阿联酋设立了中东地区首个英伟达AI技术中心,旨在共同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和机器人平台,标志着这家芯片...
2025-09-23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