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8月4日,安徽太牛逼了!说取消就取消了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4日 14:05 5 admin

2025年8月4日清晨7时19分,安徽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一则通知引发全省市场主体的高度关注。这份题为《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行政许可等事项的通知》,以不容置疑的执行力宣布对应取消11项行政许可事项,从省级层面的审批壁垒到市县一级的监管枷锁,江淮大地迎来了一场"说取消就取消"的制度性突破。这场改革不是政策试验田的偶然之举,而是安徽近年来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必然结果,其精准施策的魄力与雷厉风行的

8月4日,安徽太牛逼了!说取消就取消了

效率,正在重塑着区域发展的制度环境。

破壁之战:11项行政许可的精准消亡

在合肥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从事港口物流业务的张经理第一时间查询到了改革清单——"经营港口理货业务许可"赫然在列。"以前要跑三个部门、盖五个章,至少等20个工作日,现在改成备案制,网上提交材料当天就能通过。"他手机里存着的旧审批流程单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曾让他头疼的17个环节,而如今这些红色批注都成了历史。

此次取消的11项行政许可呈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特征:既有涉及交通运输的"内地与港澳间客船运输业务许可"等跨区域经济活动的审批壁垒,也包含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药注册初审"等医药监管环节;既有省级层面掌握的3项审批权,也有市县一级实施的2项具体许可,更有覆盖省市县三级的5项共性审批事项。这种全层级、多领域的取消清单,形成了对行政许可体系的立体式松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药品监管领域的改革突破。"新药注册初审"的取消并非监管缺位,而是将事前审批转变为全生命周期监管。省药监局同步推出的"监督检查+抽样检验+稽查执法"三位一体监管体系,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药品注册工艺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违法成本较改革前提高了3倍。这种"宽进严管"的制度设计,既降低了创新药上市的制度性成本,又守住了药品安全的底线。

改革逻辑:从"重审批"到"善监管"的范式转换

蚌埠市市场监管局审批科的王丽娜正在更新权责清单系统,她指着屏幕上的进度条解释:"按照省政府要求,所有取消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细则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公布,现在我们科室每天加班加点完善信用监管指标。"这种监管机制的同步跟进,正是安徽此次改革最具价值的制度创新。

以取消"港口理货经营许可"为例,省交通运输厅并未简单"一放了之",而是构建了包含"双随机抽查+重点监管+信用惩戒"的新型监管矩阵。通过建立港口经营人信用档案,对投诉率超过5%的企业实施专项审计,对违法经营者实施行业禁入等措施,使改革后的市场秩序反而更加规范。数据显示,此类事项改为备案制后,企业办理时间平均缩短87%,而监管投诉量却下降了23%,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在黄山风景区从事旅游客运的李师傅感受到了另一重变化。随着"道路旅客运输站经营许可"审批简化,他所在的公司新增了3条旅游专线,但同时也收到了监管部门的"信用承诺书",其中明确了12项禁止性行为及对应的联合惩戒措施。"以前是盯着审批盖章,现在是盯着合规经营,压力不一样但方向更对了。"这种转变折射出的,正是政府治理从"事前设限"向"事中事后监管"的深层变革。

民生回响:改革红利的立体释放

改革的温度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虽然8月4日的行政许可改革主要涉及市场主体,但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正持续向民生领域传导。在芜湖市政务服务中心,刚办完食品经营备案的创业者陈颖算了一笔账:"以前办许可证要花2000多元检测费,现在改为告知承诺制,只要签一份质量承诺书,当天就能开业,省下的钱正好够买一套新货架。"

这种制度性减负在全省形成了叠加效应。省市场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改革实施首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837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达68%,较上周平均水平增长41%。在亳州中药材市场,经营户们发现"中药材专业市场许可"审批流程简化后,外地客商的采购量明显增加,开市仅三天,交易额就突破了8000万元,同比增长35%。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在合肥高新区,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张博士正在准备新药上市材料,"新药注册初审取消后,我们可以直接向国家药监局申报,预计能提前6个月拿到批文,这对创新药企业来说就是生命线。"据省发改委测算,此次取消的11项行政许可事项,每年可为市场主体节省制度性交易成本超3亿元,释放的改革红利将带动相关行业增长1.2个百分点。

治理升级:取消背后的加法哲学

当我们仔细拆解安徽8月4日的改革举措,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治理智慧——取消的是束缚发展的枷锁,增加的是制度供给的质量。这种"减法"与"加法"的辩证统一,构成了此次改革最鲜明的特征。

在改革方法论上,安徽采取了"清单式管理+动态化调整"的科学路径。11项取消事项全部对应国务院决定,既确保了上下贯通,又结合安徽实际进行了精准落地;在实施节奏上,坚持"即时取消+同步监管",避免出现政策空窗期;在价值导向上,始终锚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政府回归服务者与监管者的本位。

傍晚时分,合肥政务服务中心的LED屏上滚动播放着改革解读视频,不时有市民驻足观看。屏幕上闪过的"取消11项行政许可"字样背后,是一个省份以改革促发展的决心与智慧。正如省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衡量改革成效的不是取消事项的数量,而是市场主体的活力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8月4日的安徽,用一场干净利落的改革实践证明:当政府敢于向自身权力开刀,当制度创新精准对接发展需求,就能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这场"说取消就取消"的变革,或许只是安徽改革征程中的一个注脚,但它所彰显的治理理念与制度勇气,必将书写出更精彩的后续篇章。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