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往方式是试探。你退一寸,对方就可能进一尺。你不出声,对方就可能认为你默许。这种试探,在个体之间发生,也在更大的集体之间上演。19...
2025-07-26 2
据报道,2025年初的南海,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编队正以25节的"龟速"缓缓前行。舰桥内,雷达屏幕上突然亮起密密麻麻的光点——30到40艘中国军舰正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
当山东舰出现在视野尽头时,法国水兵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压迫感"。可谁能想到,事后法国海军上将竟对媒体大言不惭:"没发生冲突,全因我方实力太强!"
这场被法国人称作"克莱蒙梭-2025"的远航,本质上就是场自欺欺人的军事行动。戴高乐号带着3艘护卫舰、1艘补给舰和1艘不敢露面的核潜艇,跑到亚太来刷存在感。
中国海军对付这种花架子简直轻车熟路。法国舰队刚进吕宋海峡,就被054A型护卫舰贴身盯梢。到了南海更热闹,40艘主力战舰组团"围观",其中还包括055型万吨大驱。法国军官后来吐槽说,这片海域挤满中国军舰,"密度堪比地中海四分之三区域"。
马克龙(资料图)
法国人嘴硬的本事倒是世界一流。他们非说中国没发警告是"忌惮法军实力",还脑补出"中国对美法区别对待"的神论。可数据不会骗人。更尴尬的是,法国海军总共才20来艘主力舰,中国光在南海就摆了40艘,这差距堪比自行车追高铁。
其实法国人心里门儿清。他们愣是没敢闯台湾海峡。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穿越台海毫无价值"——翻译过来就是"认怂保平安"。
马克龙政府一边喊着"欧洲战略自主",一边让航母给美国印太战略站台。
这场闹剧最精彩的,是中国海军把法国舰队当成了免费陪练。法国人还以为自己是什么"战略威慑",殊不知在解放军眼里,他们顶多算个移动靶船。
当戴高乐号灰溜溜离开南海时,法国海军官网还在发通稿吹嘘"历史性部署"。但全世界都看明白了:这支连日本港口都进不去的舰队,这些被40艘中国军舰"护送"的所谓强者,不过是旧殖民时代的最后残影。那个靠几艘军舰就能吓唬亚洲国家的时代,早就和戴高乐号老旧的核反应堆一样,该退役了。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24年12月,当戴高乐号从土伦港启航时,法国媒体可是把这次行动吹上了天。什么"几十年来首次远东航母部署"、"法兰西海权复兴",结果呢?刚进南海就被中国海军教做人。
马克龙(资料图)
有意思的是,法国人这次行动处处透着拧巴。你说他要强硬吧,连台湾海峡都不敢过;你说他低调吧,又非要跑到南海来晃悠。这种纠结心态,完美体现了法国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的尴尬地位——既不甘心当美国跟班,又没实力单干,最后只能搞这种半吊子的"独立外交"。
说到技术层面,戴高乐号这个"核动力航母"水分很大。最大航速才25节,在航母里算是龟速。相比之下,山东舰虽然还是常规动力,但作战效能完全碾压。
从战略角度看,这次事件标志着南海力量对比的彻底转变。过去是西方军舰来去自如,现在中国已经建立起实质性的区域控制能力。40艘军舰的常态化存在,意味着任何外来舰队都在解放军的监控之下。法国人说什么"为任何情况做好准备",真要是擦枪走火,他们那几艘船连一个小时都撑不住。
马克龙政府应该好好想想,花这么多钱派航母来亚太"刷存在感"到底值不值。与其搞这些华而不实的军事表演,不如学学德国务实合作。毕竟,在21世纪的亚太,经济影响力远比几艘老旧军舰更有说服力。
马克龙(资料图)
当戴高乐号最终返回土伦港时,法国海军为它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次行动除了给中国海军当陪练,什么都没达成。法国人嘴上的"强大实力",在南海的钢铁洪流面前,就像个笑话。
而山东舰的航迹还在延伸,中国海军的脚步不会停歇。在这个新时代,决定海权的不是几艘象征性的航母,而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坚定的战略意志。法国人要是还活在"戴高乐号天下无敌"的迷梦里,那才是真的没救了。
南海的波涛依旧,只是掌舵者早已更替。当山东舰的舰载机呼啸着掠过戴高乐号上空时,一个旧时代正缓缓落幕,而新时代的朝阳,已经照亮了中国海军的航程。
相关文章
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往方式是试探。你退一寸,对方就可能进一尺。你不出声,对方就可能认为你默许。这种试探,在个体之间发生,也在更大的集体之间上演。19...
2025-07-26 2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让我们看到外部势力插手会带来多大麻烦。要想维护国家统一,就得直面那些围堵我们的军事部署。俄罗斯的经验提醒我们,处理类似问题时,必...
2025-07-26 2
2022年2月打响的俄乌冲突,一晃已经打了1000多天,这场原本被美国认为“几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如今成了消耗各方的泥潭。美国砸了数百亿军援、搞了最...
2025-07-26 2
前言1986年11月5日,青岛港的海风中夹着紧张,红毯笔直,军乐队严阵以待,所有人都在等待历史性的一刻。可当美军舰艇慢慢驶入港湾,桅杆上孤零零的星条旗...
2025-07-26 2
文|徐 来编辑|徐 来俄罗斯打乌克兰,大家以为最大输家是泽连斯基,也有人说会是普京。可两年多过去,局面越来越清晰,真正吃亏最狠的,竟然是欧洲,尤其是德...
2025-07-26 2
美国的军工企业需要中国的战略矿产。每架F-35战斗机需要417公斤中国稀土材料。雷神公司的导弹生产线因为缺少这些材料,已经停工好几次了。这就是美国急于...
2025-07-26 2
原标题:建设数字丝路 共迎数智变革——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综述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
2025-07-26 3
“中欧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大个子’,我们要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一道努力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7月24日,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
2025-07-26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