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好不好,不能光看观众笑不笑。陈佩斯的新片《戏台》就让人看了之后,心里头五味杂陈。这部电影想得挺大,想通过戏台这个舞台,把旧时代的事儿、老百姓的...
2025-07-26 2
当冯德莱恩在人民大会堂与中方握手言欢时,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却接连释放示弱信号。
一边是中欧合作的深化共赢,一边是美国关税战的进退维谷,历史的天平正在发生微妙倾斜。
这场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较量,最终会把世界带向何方?
这场较量的答案,要从两个同时发生的场景说起。
7月24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迎来了两位重量级客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
这次会晤之所以引发全球关注,不仅因为其规格之高,更在于它发生在国际贸易格局剧烈动荡的特殊时期。
有意思的是,就在冯德莱恩踏上中国土地的同一天,美国方面突然释放出软化立场的信号。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他先是高调宣布中美贸易谈判"接近达成协议",接着又改口称将对全球多数国家统一征收15%关税。
这种近乎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暴露出美国在贸易战中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最戏剧性的变化,莫过于关税数字的急剧调整。
就在一个月前,特朗普还在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这个数字远远超出正常贸易救济措施的范畴。
可现在,据彭博社报道,美欧之间的关税谈判已接近完成,美国很可能将对多数欧洲产品征收15%关税。
从50%到15%,这35个百分点的差距,折射出的是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特朗普的外交表态。
7月23日,他在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时,出人意料地表示"菲律宾可以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并强调"中美现在也很好"。
这番言论让现场记者和马科斯本人都感到诧异,因为就在一个月前,美国政府还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持强硬立场。
说到这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特朗普政府最初的战略是希望通过高压手段迫使各国就范,但实际情况却是多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反制联盟。
以印度为例,这个被美国视为潜在盟友的国家,在汽车关税问题上展现出超乎预期的强硬立场,完全打乱了美国的布局。
巴西和加拿大的态度同样值得注意,这两个传统上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在本次关税战中却选择与印度站在一起。
这种跨地区的联合抵抗,反映出国际社会对美式霸权的普遍反感。
表面的政策调整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外交博弈逻辑。
欧盟这次访华,时机选择得相当精妙。
过去三个月里,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着自WTO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美国自4月起单方面挑起关税战,先后对包括盟友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加征惩罚性关税。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欧加强合作既是对单边主义的回应,也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必然选择。
这就是外交圈里常说的"借中示威"策略。
欧盟用实际行动告诉华盛顿:你再逼我,那我可就要和中国合作了。
这一招也确实管用。
就在冯德莱恩访华期间,欧盟宣布若美国8月1日对欧征收30%关税,欧盟将对价值117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对等报复。
选择这个时间点公布,很明显就是为了给特朗普施压。
更令美国警惕的是,欧盟可能首次动用"反胁迫工具"(ACI)。
这项法律工具允许欧盟对实施经济霸凌的国家采取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
包括限制美国科技巨头进入欧洲市场。
德国的态度转变具有风向标意义。
作为欧盟最大经济体和出口国,德国原先在对美立场上较为温和,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但当美国贸易代表要求欧盟接受15%或更高的基础关税,且拒不给予汽车行业任何豁免时,德国的耐心终于耗尽。
柏林方面转而支持法国更强硬的对抗立场,并首次表态支持使用欧盟的"反胁迫工具"。
德国总理默茨强调需要与美国达成"公平协议",同时警告:若无协议,欧洲将面临经济不确定性。
这种跨地区的联合抵抗,反映出战略自主意识在欧洲的全面觉醒。
在这次会晤中,冯德莱恩特别强调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震撼并受到激励"。
她称欧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和影响深远的双边关系之一"。
这摆明了欧盟想要同中国进行合作交流。
中欧双方选择此时深化合作绝非偶然。
如果中欧达成了合作,那么欧盟就有足够的底气去对抗特朗普对欧盟施加的关税了。
就有足够的筹码同特朗普进行关税谈判了。
放眼全球,变化正在各地发生。
特朗普可能没有预料到,其单边主义做法反而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团结。
日本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虽然日美两国在7月23日刚刚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将关税降至15%,但日本国内反对声浪高涨。
最新民调显示,超过75%的日本民众认为该协议损害国家利益。
这种强烈的民意反弹,迫使美国财长贝森特不得不出面警告。
威胁若日本不履行协议就将关税回调至25%。
这种情况暴露出特朗普政府贸易战略的根本缺陷。
只关注短期交易,忽视长期信任建设。
当各国意识到协议可能随时被美国单方面修改时,履约意愿自然大打折扣。
以越南为例,虽然较早与美国达成协议,但国内工商界的抵触情绪持续发酵。
这就像是一场牌局,特朗普的下一步已被对手预判。
当德国最终倒向法国主导的强硬路线时,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带着清醒评估返回布鲁塞尔。
30%的关税将"几乎阻断跨大西洋贸易"。
在所有双边关系中,中美博弈无疑最具全局影响。
根据最新安排,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将于7月27日至30日在瑞典举行。
与前两轮相比,这次谈判的背景发生了微妙变化。
一方面,美国在稀土供应问题上仍未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美方又增加了新的要价,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
这些要价反映出美国谈判的内在矛盾。
既希望尽快达成协议,又不愿放弃不切实际的诉求。
从中国的一贯立场来看,接受这些条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中国与俄罗斯、伊朗的合作涉及核心国家利益。
绝非贸易让步可以交换。
特朗普政府似乎误判了中国的战略耐心。
过去三个月的博弈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在保持市场开放的同时,抵御外部压力。
这种定力不仅来自庞大的内需市场,更源于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支持。
当美国不断破坏国际规则时,中国却通过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安排,巩固了与主要经济体的合作关系。
制度比较的背后,是不同文明理念的深层竞争。
展望未来,全球贸易体系很可能会走向一个"后美国中心"的新阶段。
无论本轮关税战以何种方式收场,美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道德权威都已遭受重创。
而对其他国家来说,这次危机也提供了一个宝贵启示。
面对单边主义,最有效的应对之道就是坚持多边合作,保持战略定力。
冯德莱恩决定访华前,她或许已经意识到,这次访问的意义远超双边范畴。
在一个美国越来越不可靠的世界里,欧盟和中国这样的经济体有必要携手构建更包容、更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值得深思。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始终坚持对话合作的基本立场。
在俄乌冲突、电动车争端、稀土出口管控等敏感问题上,中方都给了欧盟足够清晰的交代。
分别是"不向俄罗斯提供军援""最低进口价格承诺"以及"绿色通道"。
可以说,在坚持立场的前提下,中方已经把能给出的最好的解决方案给了欧盟。
这种"坚持原则基础上的最大善意",体现的正是大国外交的成熟风范。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在全球治理领域遭遇了严重水土不服。
4月2日特朗普给欧盟的"对等关税"是20%,在双方谈判刚开始的时候,欧盟要求零关税。
但在特朗普的持续施压下,欧盟不得不作出让步,同意10%的关税。
结果本月初特朗普一封信送给冯德莱恩,一口把关税加到30%。
而随着8月1日的倒计时进入最后一周,欧盟也不得不让步——多个消息来源称,欧盟准备接受15%的关税。
欧盟跟特朗普来回拉扯了近4个月,最后才可能让关税降5个点。
同时还得答应一堆附加条件,包括对美国产品开放市场,承诺对美增加投资等等。
这种对比让人深思。
扛着美国15%关税的欧盟,如果再不尽快解决与中国之间的各种分歧,只会让自己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变得更加被动。
特朗普的任期还有3年半,而他的继任者很有可能再赢得2028年的大选,欧盟需要面对这个现实。
更重要的是,当世界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交易技巧,还有对贸易伙伴最起码的尊重。
至于特朗普政府也应该明白,发动贸易战容易,但要体面收场,需要的不仅是交易技巧,还有对贸易伙伴最起码的尊重。
理解了这些变化,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边合作不仅是外交策略,更是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后美国中心"的多极化世界正在加速形成,合作共赢将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逻辑。
面对历史的转折点,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
相关文章
一部电影好不好,不能光看观众笑不笑。陈佩斯的新片《戏台》就让人看了之后,心里头五味杂陈。这部电影想得挺大,想通过戏台这个舞台,把旧时代的事儿、老百姓的...
2025-07-26 2
阔别三十年,陈佩斯新作《戏台》上映,片中的凤小桐(余少群饰)一出场,立马联动了《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陈佩斯、陈大愚纯正的北京片子,军阀、戏子、经理的...
2025-07-26 1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央广网】【央视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文|草木壹编辑|草木壹“...
2025-07-26 1
7 月 27 号,这个日子越来越近了,巴拿马运河周边的空气都好像凝固了。这场围绕运河港口的争夺战,马上就要迎来决战时刻。李嘉诚现在,在爱国还是“卖国”...
2025-07-26 1
近十几年来,中国和美国的较量越来越公开化,很多人还不能适应这种转变,依旧对美国心存幻想,觉得中国和美国还是可以和平共存的。中国人可以这么想,但美国不行...
2025-07-26 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娱乐圈的导演几乎没有不风流的,比...
2025-07-26 1
中国没有停下对航天领域的探索,去年中国嫦娥六号取回了月球背面的月壤样本,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中国的卫星也是接连上天,带来好成绩。不过在2022年...
2025-07-26 0
7月24日晚,潇湘晨报记者从多方获悉,湘西永顺县一名王姓男子在水下失联5日后被救援队找到并成功生还。据家属发布信息,该王姓男子下水时携带氧气瓶,在7月...
2025-07-2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