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站清晨五点起床,转车,换车再转车,终于来到了2号站台。当他气喘吁吁跑上站台时,首先看到的是列车亮着大灯进站了。随着列车由远而近缓缓驰来,他的心...
2025-11-08 3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文|谢品卿
在地球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一场指向太空的算力大迁徙正在拉开帷幕。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近日宣布启动“Suncatcher”计划,要将谷歌的TPU处理器送入太空;而英伟达的H100 GPU已随Starcloud-1卫星进入轨道,开创了先进数据中心GPU首次进入外太空的纪录。
这些举措背后,是AI算力需求爆发与地球电力资源瓶颈之间的尖锐矛盾。咨询公司富事高预测,美国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将在2027年前几乎翻倍,现有电网已不堪重负。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带来前所未有的电力消耗。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可能达到日本这样一个国家的总用电量。电力供应紧缺已成为AI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瓶颈。
在美国,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大型数据中心的负载接入请求已使公用事业公司与电网容量不堪重负。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零售电力销量预计增长2.2%,2026年将再增2.4%,平均电价持续上行正反映电力系统紧张态势。
更为严峻的是,传统数据中心的运营还面临着水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挑战。据世界经济论坛数据,单个1兆瓦数据中心每日耗水量相当于发达国家1000人的日常用水量。这些环境代价正促使科技巨头寻求更可持续的算力解决方案。
与地球上的资源约束相比,太空为算力发展提供了诱人前景。太阳能是太空数据中心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谷歌在其研究中指出,太阳释放的能量超过人类总发电量的100万亿倍,在正确的轨道上,太阳能电池板的产出比地球上高8倍,并且能持续发电。
杰夫·贝索斯进一步强调,太空持续可用的太阳能将使这些数据中心的性能最终超越地球上的同类设施。这些大型AI训练集群可以全天候利用太阳能,没有云、雨或其他天气干扰。
散热问题在太空环境中也迎刃而解。Starcloud的太空数据中心不需要用水来冷却,也不需要依赖电池或备用电源。英伟达与Starcloud联合开发了真空散热架构,通过卫星外壳的高导热材料将H100的热量传导至表面,再以红外辐射形式排向太空。
太空数据中心还具有数据处理的本地化优势。Starcloud-1卫星将接收来自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群的数据,并在太空中进行实时处理后传回地球。这种方式只需下传处理结果,大大减轻了通信压力。
尽管太空数据中心前景诱人,但发射成本一直是建造大规模太空系统的主要障碍。然而,这一障碍正在迅速减弱。
谷歌在其论文中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对发射价格的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发射成本可能会下降到200美元/公斤以下。在这一成本水平下,启动和运营太空数据中心的成本可能与同等规模地面数据中心的能源成本大致相当。
SpaceX的技术进步是推动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历史数据显示,SpaceX每年发射载重量翻倍,单价下降20%,若维持此曲线,预计2035年前可将每公斤的发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以内。而一旦马斯克的星舰实现重复使用,发射成本更有望降至每公斤60美元甚至15美元。
Starcloud联合创始人菲利普·约翰斯顿算了一笔账:与给地球上的数据中心供电相比,太空数据中心整个生命周期将节省10倍的二氧化碳排放。随着碳税政策的逐步推行,这一环境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太空数据中心的经济竞争力。
太空算力领域正形成多强争霸的格局。除了谷歌的“Suncatcher”计划和英伟达与Starcloud的合作,SpaceX也表示将通过扩大Starlink V3卫星规模在太空中建设数据中心。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更预测,未来10到20年,人类将能够在太空建造吉瓦级数据中心。
然而,这个赛道上的领先者既不是英伟达也不是谷歌。中国公司在太空算力领域其实早已布局——之江实验室的“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颗卫星已于今年5月被送入预定轨道。这十二颗计算卫星每颗均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的能力,还搭载了星载智能计算机和天基模型。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首个太空算力星座已经实现了常态化商业运行。相比之下,Starcloud刚刚把H100送上天,谷歌的TPU更要等上一年多才能进入太空。在太空AI竞赛中,中国公司已经赢得了先发优势。
太空算力竞赛的同时,地球上的电力基础设施领域也迎来新的投资机遇。随着AI用电需求激增,电力设备出口已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5年1-9月,中国变压器出口金额达6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高压开关出口38.9亿美元,增长31.2%。
海外电力企业的电网投资规划保持强劲。参考5家欧洲公司样本,2025-26年电网资本开支规划增速为20.4%、22.3%;7家美洲公司样本同期规划增速为15.3%、8.5%。这些数据预示着中国电力设备出口将继续受益。
具体到投资方向,高压、出海、AIDC三大环节景气度最高。其中,技术布局能力强及客户站位优异的企业,在出口北美市场时盈利弹性更高。同时,储能系统作为平抑电网波动的重要手段,在美国的配储时长有望抬升,带来储能装机的新增长。
太空数据中心从科幻走向现实,揭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一条新路径:当地球资源难以满足算力增长时,人类将突破地理限制寻找新解决方案。
虽然太空数据中心仍面临热管理、在轨可靠性等工程挑战,但其发展已然势不可挡。未来十年,我们可能见证一场从地球到太空的算力大迁徙,这将重塑全球数字基础设施格局,也为可持续的AI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相关文章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外部压力下加速自主化进程,国产DUV光刻机作为关键突破点,已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实际验证。这项技术直接针对芯片制造的核心环节,过去长期依赖...
2025-11-08 3
近日,广东一对95后夫妻因长相极其相似走红,被称为“全网最像夫妻”。视频中,两人穿着相同的服装,有着相似的五官与发型,在外人看来极像一对“双胞胎”。何...
2025-11-08 4
这些年,只要说起汽车的转型升级,电动化、智能化一定是各家车企最核心的选择,然而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最近兰博基尼却被传出暂缓全面电动化的脚步,兰博基尼的...
2025-11-08 2
从“穷得穿军大衣”的农民到“一夜爆红”的明星。朱之文的故事曾让无数人相信 “草根也能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场一夜成名的 “幸运”,最终却变成了一场“噩...
2025-11-08 5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文 |昕昕前言中东这地方就像个永远关不了的“大型真人吃鸡...
2025-11-08 5
小夏结婚到第三年,在整理书房的时候翻出了丈夫的日记本,里面用蓝笔记录着她怕黑的事,还有妈妈生病需要人照顾的情况,她看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心里暖暖的,这...
2025-11-08 5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11-08 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