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夏天,燥热得像一口密不透风的蒸笼。知了在窗外老槐树上声嘶力竭地叫,仿佛要把一整个夏天的力气都用光。我刚高考完,整个人像一根被拧干的毛巾,瘫...
2025-11-05 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不知不觉间,“不寒不燥、天朗气清”的惬意凉秋,已经悄然成为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面景象越来越萧条,气温同样越来越低,原来,时间已经来到了霜降节气尾声。等再过几天,就将迎来立冬节气,立冬节气的到来,则意味着初冬正式登场,我们也将告别秋光,迈入今年最后一个季节 —— 冬季。
从秋的温婉过渡到冬的凛冽,仿佛只是一瞬。冬天,作为岁末的闭藏之季,是一年中天气最冷,气温达到一年中最低的时候,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就会让人想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也能感受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的静谧。而正因为气温低,天气寒冷,大自然中的万物都纷纷收敛生机,躲起来冬眠了。而我们人类同样也顺应这份寒凉,渐渐减少了室外活动,更喜欢待在家中了。
翻开日历, 今天已经是11月4日,农历九月十五了。眼看着霜降所剩时间不多了,秋意渐消的同时,冬天的到来的脚步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而今天农历九月十五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秋冬交替的重要节点,在古人眼中更藏着预判气候的 “生活智慧”。古人认为 “上看初一二,下看十五六”,每个月这两个节点的天气特征,能反映后续整个季节的气候趋势。
而今天恰好是农历九月十五,作为秋季最后一个月的月中,古人认为这天的天气情况能够预测后续整个冬天的天气情况。老话说“寒不寒,就看九月十五”,那么到底怎么通过这天的天气来预测冬天的冷暖呢?一起来看古人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吧: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九月十五这天,当天天气阴沉沉的,或者阴雨绵绵的,那么则说明此时冷空气已提前渗透且势力渐强,并且冷空气后续还会持续增强、频繁活跃,进而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冬天的天气格局。
因此也就预示着,等到了冬天的时候,会经常有强悍的冷空气来袭,使得气温变的极低,天气变得特别寒冷。以至于就连那些本身比较耐寒的家禽或者野外的禽鸟都受不了这么寒冷的天气了,可能会被冻伤甚至冻死了。当然“冻死禽”是属于用了夸张手法,但是也是用这种夸张的手法极力表达出了天气的寒冷程度,好提醒人们提前做好御寒的准备。
这句农谚则刚好与上一句农谚的情况相反。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九月十五这天,当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是个大晴天。那么往往意味着此时冷空气势力较弱,难以渗透南下,而此时又正是深秋向初冬过渡的关键节点,这种天气格局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接能够影响冬天的天气走向。
那么也就预示着,等到了冬天的时候,冷空气活跃程度以及势力都会偏低,无法对天气造成较大的影响,也就无法形成持续严寒,到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人们常说的“暖冬”。如此一来,冬天也就不用一直被厚厚的棉衣包裹着了,穿着稍微薄一些外衣,也能御寒轻松度过冬天了。当然,“单衣过寒冬” 是生动的夸张表述,核心是为了突出暖冬的特点,并非真的全程只需穿单衣。
这些农谚,都是古人在长期劳作和生活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已经总结得出的结论,是那个年代的生存智慧,根据这些预测的情况,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减少自然气候损失。
今天就是九月十五了,大家觉得这些农谚对于当今的气候环境,还能预测后续天气嘛?大家不妨关注一下今天的天气,然后根据农谚来预测一下今年冬天的天气。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讨论!
相关文章
1988年的夏天,燥热得像一口密不透风的蒸笼。知了在窗外老槐树上声嘶力竭地叫,仿佛要把一整个夏天的力气都用光。我刚高考完,整个人像一根被拧干的毛巾,瘫...
2025-11-05 1
“80万”这个数字像一枚图钉,把北京30+单身女牢牢钉在热搜板上,可真正扎手的,是图钉背后那块看不见的软木——它叫“结构”,也叫“人心”。先说结构。北...
2025-11-04 2
千世铭——以火星为帆,以木星为桨,航向属于你的星辰大海【序章:宇宙的厚礼——为你而来的天象盛宴】2026年,宇宙的聚光灯将完整投射在白羊座身上。3月2...
2025-11-04 2
45公里骑完,体重没掉,人却“虚了”——这不是段子,是2023年一位北京程序员整整365天的通勤血泪记录。 他图省钱图环保,把山地车当公路车用,天天全...
2025-11-04 2
【中老年科学跑步|❤️健康防护】秋冬一跑步就感冒,有数据显示,中老年跑者秋冬感冒率是春夏的3倍!不少人都困惑:“明明穿得不少,怎么还中招?” 跑完五公...
2025-11-04 2
2024.4.28下午,北京某咖啡馆,28岁女生林雨突然崩溃大哭只因男友在“已读”两小时后回了句“忙”。 引爆网络的热帖标题只有四个字——“安全感没...
2025-11-04 2
再晚半年报课,北京自由健身教练的排队名单又要多一页,26岁却已靠一张“泵感腹肌照”抢走老客户——这就是现实。 一张腹肌照,真能决定教练饭碗?北京五环外...
2025-11-04 2
2025年11月2日晚,广州跳水馆内,全场观众的目光聚焦在10米跳台上。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从容不迫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再现久违的“水花消失术”。这是她时...
2025-11-04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