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舍了俄罗斯的能源,签下不平等的贸易协议,欧盟自己挥下的“第三刀”,这次竟指向中国。28国设下经济包围圈,二十多项反倾销调查蓄势待发;而面对这样一波多...
2025-10-02 0
1644年三月十九日,北京城破。崇祯皇帝披头散发,光着一只脚,踉踉跄跄爬上煤山。他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任贼分 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随后将脖子套进一根麻绳。
谁能想到,五年后,他的尸体竟被清廷风风光光送进了明十三陵。
崇祯本名朱由检,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
他接手的时候,江山早已千疮百孔,朝廷里党争不断。
而且他也比较倒霉,天灾不断,又有东北后金虎视眈眈。
不过,他18岁登基,一上台就展现出凌厉手段。
他直接就干掉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可以说大快人心。
但这位少年天子很快发现,杀一个太监容易,救一个王朝却难如登天。
1644年,大明江山内忧外患已到了极点。
《明史》记载,当时京城鼠疫横行,"日毙千人",守城士兵饿得连矛都拿不稳。
与此同时,西北的李自成势如破竹,他喊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百姓纷纷响应。
面对李自成大军压境,崇祯几乎用尽了所有办法。
他先是紧急召见内阁大臣,商讨对策。
当首辅魏藻德支支吾吾说不出办法时,崇祯气得当场掀翻了御案。
为筹措军饷,他放下帝王尊严,向皇亲国戚和大臣们借钱,周皇后甚至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可是国丈周奎只肯捐出区区500两银子,而实际上他府中藏银超过50万两。
与此同时,崇祯紧急调吴三桂放弃宁远,率关宁铁骑入卫京师。
同时诏令左良玉、刘泽清等将领勤王。但左良玉以"士卒疲敝"为由按兵不动,刘泽清则谎称坠马受伤。
最后只有唐通率领8000人赶到北京,这点兵力对抗李自成的大军,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最讽刺的是,当李自成大军逼近居庸关时,崇祯派去监军的太监杜勋,竟然主动出关投降。
还带着李自成的劝降书回来见崇祯,当场气得崇祯当场拔剑要杀他。
当城破之日来临,他把太子叫到跟前,亲手给他换上破旧衣服,哭着说:"今日破城,你便是寻常百姓。"
话是这般说,但他想让儿子能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可对于自己的皇后和公主,崇祯又显得格外残忍。
他召来周皇后,沉痛地说:"大事去矣,尔宜死。"
皇后含泪自缢。
接着,他竟然亲手砍向15岁的长平公主,公主本能地抬手一挡,左臂应声而断。
随后他又来到6岁的昭仁公主寝宫,这次他没有犹豫。
随后,崇祯走向了煤山。
在煤山的老槐树下,只有太监王承恩陪着崇祯走完最后一程。
这位老太监在主子断气后,对着皇宫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随后也悬梁自尽。
与崇祯的天子守国门的悲壮相比,当时北京城里的士大夫们纷纷变节。
东林党领袖钱谦益,这位曾写下"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的大文人,在清军入关后立即剃发易服。
当柳如是劝他殉国时,他竟说:"水太冷,不能下。”
根据《平寇志》中记载,当时有1300多名官员,竟然排着队向李自成投降。
礼部主事王孙蕙甚至提前写好歌颂表文:"燕北既归,宜拱河山而受箓;江南一下,当罗子女以承恩"。
可谓一脸奴才嘴脸。
这些满口忠孝节义的文人,连最后的遮羞布都不要了。
但令人气愤的是,崇祯拼死保护的太子朱慈烺,最终也难逃厄运。
李自成兵败后,太子流落民间,而将他卖给清廷的竟然是她的亲外公周奎。
多尔衮为了杜绝后患,硬说朱慈烺是冒牌货,最终将其斩首示众,还让投降的晋王朱审烜监斩。
当时朱慈烺怒骂朱审烜:"你我从未见过,怎知孤是假太子?"怼得朱审烜哑口无言。
而与此同时,百姓却奋起反抗。
为此清军在江南一代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扬州十日",仅扬州一地就有80万百姓惨遭杀戮。
可5年后,清军突然宣布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朝廷要厚葬崇祯!
而背后之人就是摄政王多尔衮。
因崇祯死后,尸体被一块破草席随意包裹,连个像样的墓碑都没有,后被草草葬在了田妃墓中。
1659年,顺治追封崇祯为“庄烈帝”,并将原墓地修缮扩建,正式纳入明十三陵,称为“思陵”。
谁能想到,明朝的皇帝竟然由清朝的皇帝来追封,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但更令人无语的是,修陵的银子是让前明的官员"自愿捐献”的。
但这个自愿又带着点强迫意味。
工部尚书谢升因为捐得少,差点被革职。
更讽刺的是,这座思陵是十三陵中规格最小的,地宫只是简单改造了田贵妃墓,连像样的祭祀建筑都没有。
后来,在乾隆时期,曾对崇祯的墓修缮过一次,但与其说是尊崇,不如说是彰显。
清廷需要崇祯,来证明自己"得国之正”。
平心而论,崇祯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悲剧帝王。他勤政节俭,在位十七年几乎从无懈怠,《明史》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简单来说,就是勤勤恳恳。
但他性格多疑,刚愎自用,错杀袁崇焕自毁长城,导致辽东防线崩溃。
他既想励精图治,又无法摆脱对文官集团的不信任,在位期间换了19任内阁首辅,最后导致上朝之时只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一人到场。
不过,从破草席裹尸到帝王陵寝,从亲手杀女到太子惨死,崇祯用最惨烈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君王死社稷"。
也许,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下,还回荡着崇祯最后的疑问:为什么他的大臣们宁可写降表,也不愿殉国?为什么他拼死保护的百姓,最后都贴上了"顺民"的字条?
这个问题无人能回答。
相关文章
割舍了俄罗斯的能源,签下不平等的贸易协议,欧盟自己挥下的“第三刀”,这次竟指向中国。28国设下经济包围圈,二十多项反倾销调查蓄势待发;而面对这样一波多...
2025-10-02 0
最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离任,和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见了最后一面,这场看似普通的会谈,实际上背后藏着不少玄机。黄大使回顾中菲建交50年,坦言两国关系经...
2025-10-02 0
2025年这波全球降息,估计不少人跟我一样,查银行余额时心里一凉,美联储9月降了25个基点,利率到了4.00%-4.25%,国内银行跟着下调存款利率,...
2025-10-02 0
摘要:未来,硬件决定一辆车的下限,软件定义一辆车的上限,而进化的能力,将真正决定一辆车能走多远。9月23日,连续14个月保持中国汽车品牌成交均价第一的...
2025-10-02 0
今年8月北京那场世界首届机器人运动会,看得人又笑又感慨,机器人跑步撞倒人,拳击场里俩机器人数秒找不到对手,足球场的机器人动起来比蜗牛还慢,但没人真的苛...
2025-10-02 0
9月30日晚,极目新闻记者搜索发现,网红户晨风全网账号被彻底封禁,且无法通过搜索找到账号,账号主页已无法查看信息。此前,该博主在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
2025-10-02 2
秋冬一到,喉咙干痒、痰多咳嗽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总觉得肺里像堵了东西,咳不出咽不下,吃了不少药也不见好,其实不用愁,厨房里常见的红糖,搭配一些食材煮水喝...
2025-10-02 2
过去将近一个月的九三北京大阅兵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大批新式武器亮相,尤其是那些外界长期关注的战略装备,不仅让国内振奋,也让外国媒体纷纷发声。这场仪式不只...
2025-10-0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