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日秋分不一般,60年一遇,3大特点,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 今天是公历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二,凌晨2点19分04秒时我们迎来了今年秋天最为重要...
2025-09-23 0
孙兴杰
观察美国政府近年来的一些内外政策可以发现,其对全球霸权旁落以及自身势力衰落的焦虑与日俱增,对内加码移民限制,对外滥施关税、筑墙设垒等,非但没能有效改善国内治理和提升国际形象,反而更暴露出慌乱。作为西方世界的“领头羊”,美国相对衰落是否就是西方文明的衰落?西方文明中一直有着某种“罗马帝国情结”,罗马帝国衰亡史如同一面镜子,每当“美国衰落论”响起,这面镜子就会被搬出来,用以揣度罗马帝国旧梦多大程度照进了美国现实。美国战略界不断有人提醒华盛顿不要步罗马帝国后尘,要从罗马衰落的历史中汲取教训。
今日美国处于罗马帝国何种阶段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际权势达到巅峰,俨然成了一个“新罗马”。21世纪初的反恐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之后,不少学者认为美国已经走上“帝国之路”。以罗马的历史“丈量”美国,因此成为一种时髦的做法。罗马,从一个城邦到共和国,再到建立庞大帝国,延续超过千年。罗马的兴衰历史并非那么清晰可见,美国成长为全球霸权也还不到百年,那该如何将今日美国的境况置于罗马帝国兴衰的框架中呢?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正在步罗马帝国衰落的后尘而去。比如美国学者查尔斯·库普乾认为,随着欧洲的整合与强大,西方如同戴克里先时代的罗马帝国一样,面临东西分裂、由一极主导裂变为两极分立的困境,欧洲将取代美国的地位,随后而来的是中国。另一美国学者查默斯·约翰逊则认为,随着反恐战争的推进,美国总统权限越来越大,如同从共和转向帝制的罗马一样,“黩武主义、权力的傲慢和那些为帝国主义辩护的委婉表述,不可避免地与美国的民主政体发生冲突,并扭曲其文化和基本价值”。今日美国面临的社会撕裂、政治衰败以及外交困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倒映出当年罗马帝国衰落的影子,尤其是美国现任政府采取的种种政策偏离了很多学者关于西方文明的想象。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现在还处于“帝国”的幼年阶段,衰亡还是遥远的事。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梅登在《信任帝国》一书中说,美国不是罗马帝国的再生,因此罗马帝国的历史对于美国的未来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启示意义。在他看来,罗马帝国的形成是情非得已,罗马人为了维护本土及其盟友的安全而发动战争,由于对盟友信守承诺而得到信任,越来越多的民族或城邦加入罗马人主导的联盟体系。罗马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一个庞大帝国,这个“信任帝国”的核心在于“一个坚实、稳定、和平的文明,且这一文明不愿受到外来的打扰”。当年罗马的过人之处就是依靠这样一个稳固的联盟,即通过结盟而非军事征服和占领,在不经意间建立了帝国。德国学者彼得·本德尔认为,美欧共同受惠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必须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他们的亲缘关系,团结起来”,他反对美欧之间的对抗,因为“美国正在保护西方文明,并和欧洲共同维护这种文明”。英国历史学者尼尔·弗格森则认为美国是在无意中建立起来的“帝国”,但现在缺乏维持“帝国”的意志力。弗格森称,因为欧盟内部的分权机制,欧洲的联合难以形成一个与美国相抗衡的“帝国”。
同一面历史的镜子,不同的人却从中看到不一样的美国。值得玩味的是,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大多从罗马帝国后半段历史(主要是共和国晚期到帝国灭亡这段历史)中看到美国衰落的迹象;后一派学者则从罗马崛起和长期延续中看到美国的韧性与活力。当然,无论哪一派观点都认为美国与罗马帝国是有历史传承的。正如梅登所言,“罗马,对西方人来说,就是文明和政权的定义——罗马的这种权威在欧洲还将永远继续下去,它的影子长期萦绕于西方文明中”。
罗马兴衰历史难成美国清晰坐标
如前所述,罗马帝国1500年的历史透镜并没有为观察美国提供清晰的坐标,不同的人会拿罗马不同的历史时期来对照和审视当下的美国。即便关于罗马帝国的衰亡也没定论,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比较系统地解释了导致罗马衰落的因素,包括基督教兴起、蛮族入侵等。巧合的是,吉本这部著作的第一卷出版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的1776年,美国国内不同时期执念于罗马帝国历史的人们,从吉本的著作中汲取了不同的“教训”。比如曾任白宫首席战略顾问的班农就认为宗教和意识形态是罗马衰落的重要原因,他本人在相关议题上固守极右立场。
还有人说,罗马帝国亡于蛮族入侵,美国现在面临的非法移民就类似于罗马帝国晚期的“蛮族”。近些年来,从将移民问题政治化,修建边境墙阻挡移民入境,到强制遣返非法移民,甚至以非法移民入境为由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关税,美国政府在移民政策上不断加码。但英国历史学者彼得·希瑟的研究表明,罗马边境变化的主因并非“蛮族入侵”,而是罗马帝国需要移民戍边和生产,所谓的“蛮族”在与罗马帝国交往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就此而言,现在的欧洲其实是昔日罗马帝国的边疆地带,它们将罗马视为“先祖”多少有点“历史误会”的意思,至少从空间上看是这样。
美国现任政府不喜欢自由贸易,不断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当年罗马帝国在强盛时期建立了庞大的贸易世界,到了帝国后期尤其是土地贵族兴起之后,这些穿着长袍的权势人物反对自由贸易,罗马帝国的贸易网络开始瓦解,帝国财税体系也被破坏,各个行省的地主精英与“蛮族”谈判妥协,行省便随之“蛮族化”。因此,与其说“蛮族”灭了罗马,不如说罗马精英们抛弃了帝国。因此有人认为,美国需从罗马帝国衰落中汲取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要支持和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尤其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秩序。但今天的华盛顿,偏偏反其道而行。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能给后世以启迪。罗马帝国的兴衰是一面镜子,但对罗马衰亡历史的偏执解读只会得出刻舟求剑式的错误结论。美国不是农业时代的罗马帝国,而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大国,罗马帝国的透镜未必能够照出今日美国韧性与活力的一面,但阻挡和遣返移民、设置关税壁垒、滥用金融制裁、搅动全球产供链体系等,确实给人一种重蹈罗马衰落覆辙的印象。更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的衰落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现在的美国政府则认为气候变化是个“谎言”。
真正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当人们谈论罗马帝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难免会将罗马视为一个实体。但要想更透彻全面地“以史为鉴”,就需要将罗马帝国视作一个按照时空秩序延展的历史进程。就此而言,美国的历史虽然相对尚短,但也是一个时空演进的过程:从1776年的殖民地开始,美国在美洲大陆的扩张被冠名为“西进运动”,实际就是建立一个“大陆帝国”;到了19世纪末,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宣布“边疆关闭”,美国开始海外扩张,将夏威夷、关岛、菲律宾纳入其中,成为“殖民帝国”;二战之后,美国进一步成为“全球帝国”,建立数百个海外军事基地、构建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金融秩序。与此同时,美国的“空间”也在不断变化,不仅是自然地理意义的空间,还有信息、科技、知识观念等领域的空间,这使今日美国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领土帝国,美国现任政府执着于获得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大概是一种朝向领土帝国的“返祖”。
欧洲和西方世界将罗马视为某种“秩序原型”,但实际上,罗马兴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边疆的消长以及财富、权力等因素的变化。帝国中心与边缘的结构并非一成不变,比如如果没有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就没有后来欧洲秩序的形成。在此过程中,财富和权力等也经历重新分配。当下美国面临的挑战,恰恰在于美国内部的中心与边缘正在面临转换调整,民粹主义兴起并对美国政治产生巨大影响,就反映出美国内部边缘群体的身份焦虑,只是美国现任政府的诸多措施很难让边缘群体再次体面起来。
美国的战略焦虑还体现在对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鼓噪和渲染上,即声称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必有一战”。但罗马兴衰的历史表明,罗马帝国与当时的波斯帝国可以共处,进而构建了一种彼时时代背景下的区域性、多极化的国际秩序。而后来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陷入争斗的结果,则是阿拉伯帝国在中东地区崛起。如果要在历史中汲取真正的经验和教训,那么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两个大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作者是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相关文章
导语:今日秋分不一般,60年一遇,3大特点,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 今天是公历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二,凌晨2点19分04秒时我们迎来了今年秋天最为重要...
2025-09-23 0
9月23日,河南信阳。上午9时,三人被醉驾追尾撞亡案在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9月23日早晨,离世男子母亲代女士称,已经调整好状态,准备好上法庭,...
2025-09-23 0
*本图文为《日谈公园》播客独家内容,仅在今日头条发布,原创稿件请勿转载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作为西游 IP 改编作品,从角色设置到精神内核,都对《西...
2025-09-23 0
根据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渐进式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而由人社部...
2025-09-23 1
9月12日凌晨,北京三里屯附近的数码城门口,连往年最活跃的黄牛都没了踪影。几年前,每逢苹果新机发售,他们总是蹲守在门店外收货,一转手就能赚上千元。而今...
2025-09-23 0
拉美18国军方齐聚北京,背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美国“不宣而战”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近期,美国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军...
2025-09-23 0
2025年北京社保缴费标准正式出炉!北京市人社局、医保局和税务局最新联合通告显示,从今年7月起,五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限确定为35811元,下限为...
2025-09-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