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搜文章正文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抖音热搜 2025年09月21日 16:05 2 admin

2024年初,社科院考古所的仝涛研究员在整理莫格德哇古遗址的发掘计划时,随手翻到了一张扎陵湖畔石刻的照片。

本来想快速过一遍就放下,可后来发现,照片里的石刻上有“己卯”两个字,这俩字的字形,看着特别像秦代常用的小篆。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一开始他也没敢确定,毕竟秦代石刻出现在海拔四千多米的扎陵湖,听着就有点不真实,可越对比文字学资料,越觉得这事儿有可能,这块被认为是清代的石头,说不定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代遗物。

这块石刻的发现,其实早有铺垫,2020年,青海师范大学的侯光良教授带着团队在扎陵湖调查时,就已经看到了它,还把照片放进了《昆仑上下:青海的史前文化》里。

当时侯教授把它归到元或清,也难怪,石头表面磨得太厉害,字都看不太清,加上元、清两代确实都派过大臣来查黄河源头,换谁第一眼也难往秦代上想。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2023年夏天,考古队为了保护莫格德哇古遗址,那地方以前是吐蕃和大唐来往的要道,又去了扎陵湖,再次看到这块石刻,可那会儿听当地人说是清代的,也就没多上心。

谁能想到,大半年后,“己卯”两个字会让它的身份彻底翻盘,确定了石刻可能是秦代的,就得回头看它的来历。

公元前210年,秦历三月,一个叫翳的五大夫带着一队人走到了扎陵湖。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说实话,五大夫在秦的二十等爵里不算顶尖,可对普通人来说,已经是靠军功能摸到的天花板了,商鞅搞的军功爵制,想往上走全得靠打仗,能拿到这个爵位,背后不知道得有多少硬仗。

那时候的扎陵湖冰天雪地,人迹罕至,他们走了多少路、受了多少罪才到这儿,现在没法细算,但从石刻能看出来,翳觉得这趟行程得留下点痕迹,于是就在石头上刻了字。

只是他肯定没料到,石刻完成没几个月,秦始皇就在沙丘病逝了,再过三年,大秦帝国就没了,而他刻的这石头,会被风沙埋上两千多年。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知道了石刻的年代,就得琢磨一个事儿,五大夫翳带着人,跑到这么偏远、这么寒冷的扎陵湖,到底要干啥?答案其实就在石刻上那三十多个字里。

现存的文字里写着“皇帝使五大夫臣”“采樂”,专家后来考证,“樂”在当时能通“藥”,“采樂”就是采药。

也就是说,他们这趟是受秦始皇指派,来这儿找仙药的。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现在看求长生挺荒唐,可那会儿不一样,战国到秦代,阴阳家、神仙家的说法到处都是,连东汉《古诗十九首》里都有“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的句子,可见这风气多盛。

秦始皇那样扫平六国的人,你说他能甘心等着老病死吗?说实话,换做是当时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怕是也难抵挡住“永远掌权”的诱惑。

那会儿找仙药,主要盯着两个地方:东边的蓬莱和西边的昆仑。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蓬莱那边,《秦始皇本纪》里写过,齐人徐福说海中有三神山,秦始皇派了几千童男童女跟着他去找,结果徐福一去没回来。

蓬莱没了指望,秦始皇就把目光转向了昆仑,传说里西王母住的地方,有不死药和不死树。

而且《尔雅》里说“河出昆仑虚”,当时人都觉得昆仑在黄河源头,扎陵湖正好在三江源保护区里,地理位置对得上,这才有了五大夫翳的高原之行。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这石刻一说是秦代的,不少人就提出了疑问,毕竟这么重要的发现,得经得起推敲。

2025年9月,国家文物局专门出来回应这些疑问,每一条都说得挺实在。

有人说石刻里“采药”的说法在汉以前没见过,“历日”也对不上秦代的《颛顼历》,专家就解释,“樂”通“藥”是有文字学依据的,之前认成“廿六年”的数字,其实是“卅七年”,“廿”字中间有一竖没看清,“六”字是石头剥落的痕迹。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还有人怀疑是用现代电钻刻的,专家查了刻痕,全是平口工具凿出来的,还没检出钨、钴这些现代合金元素,连刻痕里的风化矿物都和老石头对得上,显然不是新刻的。

最有意思的是关于岩性的疑问,之前有人说玄武岩质地软,没法保存两千年,可专家鉴定后发现,石刻其实是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硬度高、耐磨,加上石刻面朝东南,能挡住西北风,旁边还有扎陵湖调节气候,这才让它在高原上存了这么久。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还有人觉得刻痕里没地衣,风化程度不对,专家也找到了原因,刻痕里有锰铝绿泥石,这种矿物是黑色的,还能抵抗风化,所以看着新鲜,其实早就在石头里待了两千多年。

这块被命名为“尕日塘秦刻石”的石头,现在看来意义确实不一般,它是目前已知唯一留在原址的秦代石刻,还带着具体的年月日,史书里从没提过这事儿,等于给秦代的边疆探索多了个实打实的证据。

以前我们只知道秦始皇派人找仙药,却不知道他们真的走到了黄河源头,还把昆仑的位置定在了这儿。

沉睡两千二百年后,扎陵湖石刻重见天日,成唯一原址秦刻石

说实话,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藏”得深,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埋在沙子里两千年,偶然被人注意到一个字,就能把一段快被忘光的往事拽回来。

往后要是还有更多这样的考古发现,说不定还能解开更多历史上的小谜团。

但就现在而言,尕日塘秦刻石已经足够让我们惊讶,两千两百多年前,秦代人就已经踏上了高原,用石刻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一封穿越时空的“信”。

这封信里,有他们的使命,有他们的认知,更有那个大一统王朝的气魄。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