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密云区第二中学,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举办科普讲座。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供图在江西兴国县龙口中学,洪文钦(左一)指导学生做实验。 张普贵摄在内蒙古达拉特...
2025-09-23 1
1991年6月16日,西藏某个机场停着三架黑鹰直升机。那天雾大风急,能见度特别低。三个重要人物要回成都,其中包括成都军区的副司令张德福,还有军区司令张太恒。他们分坐三架直升机出发,结果张德福那架飞机中途失联,最后在峡谷里找到残骸。那年张德福63岁,当场身亡。后来调查说是因为天气太差,飞行员操作失误撞山了,但没人提这事的责任到底是谁的。
张德福和张太恒都是老革命,年龄相差三岁。他们参加革命的时间一样,都是1944年,但之前不在一个部队。张太恒先来成都当司令,一年后张德福过来当副手。当时国家刚经历过一段动荡,西南边境形势紧张,尤其是西藏那边,跟印度尼泊尔接壤,容易出事。领导特意派这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去把关。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张德福是个爱跑一线的主。他经常往高原跑,不管多辛苦都要实地查看。战友劝他注意身体,他说不去看看心里不踏实。1991年5月军区刚到一批黑鹰直升机,这种飞机当时很先进,抗造能力强。6月份他们去西藏调研完要返程,虽然天气不好但还是决定飞回去。三架直升机分开飞,航线拉开了距离。
张德福坐的是第三架,机长叫国逢仁。起飞后不久就没了联系,刚开始以为是信号问题。等张太恒安全落地成都,联系还是没恢复。搜救队找了一阵子,最后在峡谷里发现了坠机现场。飞机撞山解体,机上13个人全没救活,包括张德福和参谋长毛海清。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后来军委派人调查,结论是天气太差导致事故。但张太恒后来被调离成都军区,去了南京当副司令。表面上看是正常调动,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张太恒当时在北京开会,接到调令时没抱怨,只说坚持要飞是他俩一起决定的,觉得对不住老战友。
事故发生在海拔超高的峡谷地带。当地气象站记录显示那天有强对流天气,能见度几乎为零。直升机飞行手册里写着,这种天气不适合非紧急任务飞行。但两位老将还是决定冒险。可能是觉得工作紧,也可能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总觉得能扛过去。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张德福有个口头禅:“怕死就别干这行。”他平时就是这么要求自己的。经常亲自上高原检查,和战士一起吃住。这种作风让他深受部下尊敬,但也增加了风险。事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官方评价用了比较少见的“因公殉职,影响深远”八字。
张太恒后来去了济南军区当司令。有次演习,参谋建议他在指挥部指挥,但他非要去前线。他说坐在后方看不到真实情况,语气跟张德福一模一样。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提过这次事故,仿佛要把那段记忆封存起来。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那架坠毁的黑鹰直升机是美军主力机型,当时刚引进国内不久。飞行手册明确写了高原复杂天气下的注意事项,但具体执行时还是出了问题。事故报告里写着飞行员尽力拉升,但前边突然出现山体,根本来不及避让。
搜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峡谷里全是飞机碎片。没人活着出来,连尸体都烧得厉害。后来才确认所有人的身份,包括那几位高级军官。张德福的遗物里有本工作笔记,最后一页还记着当天的调研行程。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张太恒调任南京那年已经六十出头,按理说该休息了。但他继续带兵,一直到退休。每次有人问起旧事,他就闭口不谈。直到晚年有个记者打探,他只说:“军人的命,该来的时候躲不掉。”
那年之后,成都军区加强了飞行安全规定。但有些老同志私下议论,说有时候经验反而会成为绊脚石。张德福他们那代人习惯了硬扛,年轻一代却要学会用数据说话。后来无人机普及,高原巡查慢慢改用机器了,但老一辈的故事还是留在档案里。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中央军委处理这事很谨慎。既没处分谁,也没大张旗鼓宣传。张太恒调离时级别没变,待遇也没降,但位置换到了相对安定的区域。有知情人士透露,领导层其实暗中做了很多调整,但公开场合都按规矩来。
事故后的第二年,张太恒在济南军区搞了一次夜间实弹演习。当时有下属建议推迟,他摆摆手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那天气象条件确实不错,演习很成功。没人知道他是否还记得三年前那个雾蒙蒙的早晨。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张德福的追悼会在成都举行,来了许多老战友。他的妻子后来很少公开露面,家里摆着张结婚照,旁边放着军功章。有记者问她当年的感受,她摆摆手说没什么好说的,军人就这样。
二十年后有个学生写论文分析这次事故,翻遍了能找到的资料,发现连当事人日记都没留下。那个年代的很多事情,就这么静静躺在档案库里,除非有人主动翻动,否则永远沉默。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2023年,西藏某机场新装了雷达系统,专门应对复杂天气。飞行员训练中增加了高原突遇恶劣气候的模拟项目。老一辈的故事被编进教材,但没人提具体人名。只是偶尔有老兵路过某个峡谷,会默默站几分钟。
相关文章
在北京密云区第二中学,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举办科普讲座。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供图在江西兴国县龙口中学,洪文钦(左一)指导学生做实验。 张普贵摄在内蒙古达拉特...
2025-09-23 1
55岁体检报告写着骨质疏松,医生却让他去拉单杠,半年后骨密度涨回40岁水平。这听起来像段子,却是北京某三甲医院运动康复科的真实随访。医生原话:引体向上...
2025-09-23 4
9月21日凌晨,“最快女护士”张水华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文道歉,全文如下: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我关于“单位领导不给调休”的个人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2025-09-23 4
2025年9月中旬,一场受到广泛关注的公开辩论会上,中国国民党的政治人物郑丽文语出惊人。她公开承诺,如果当选,其“第一要务”就是要“下架赖清德”。而还...
2025-09-23 6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小米跳过16直奔17,硬刚苹果,到底是玩花活还是真有料?最近几天科技圈跟赶大集似的热闹。苹果9月10号凌晨一点开秋季发布...
2025-09-23 4
#上头条 聊热点#北京时间9月22日,让我们继续分享国内足坛。中超联赛激战正酣,本轮25轮也迎来了多场精彩的比赛。山东泰山客场2:2战平青岛海牛队,而...
2025-09-23 4
前言原来这里面还藏着这么多事儿!杨宝花辱骂法官的事情本以为随着处罚撤销就会告一段落了。可是没想到细节不断的曝光,杨宝花的种种恶行也随之浮出水面。网友得...
2025-09-23 6
中美经贸谈判,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这让特朗普政府急不可耐,疯狂在台湾问题上搞事情,不仅美国国务院联合“美国在台协会”鼓噪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还撺...
2025-09-23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