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俄罗斯政坛最近的动静,德米特里·科扎克这事儿闹得挺大。他跟普京搭档26年,从上世纪90年代圣彼得堡那会儿就开始了,一直干到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结果2...
2025-09-21 0
有这么一群美国人,手里捧着一堆清朝时期的废纸债券,嘴上却喊着中国欠了他们1.6万亿美元。而且他们还真跑到国会提议案,要不就是想拿旧账赖新债,要不就是拿“赔款”当选票。
问题是,中国可是美国第二大债主,手上还攥着七八千亿美元的国债,这债赖得过去吗?他们知道美债违约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吗?今天咱们就把这笔账,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2020年8月13日,美国国会议员马克·格林在众议院提交一项提案,要求中国偿还1.6万亿美元清政府时期债务。
支持者包括共和党籍参议员玛莎·麦克萨利、玛莎·布莱克本。这批债券有多久呢,它们是1911年和1913年分别由清政府、民国政府发出的。
这些债券从未被新中国承认。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即宣布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与旧政权对外欠债。中国历次对外声明,均明确表示不承担任何反动政权遗留下来的外债。
而且,美国法院早已对此有明确判例。1979年,中美两国曾就“湖广铁路债券”展开长达两年法庭交锋。
美国法院最终裁定,该案适用1976年《外国主权豁免法》无追溯力,中国无需履行清政府的债务义务。此后类似诉讼均被驳回。
但这些“债券持有人”并未死心。他们组织“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组织(ABF)”,继续向白宫游说,建议政府“买下这批债券作为外交筹码”。
2018年,这群人甚至还与时任总统特朗普及财政部长姆努钦会面提出该建议。一年后,他们把债券总值从7500亿美元喊到1万亿,2020年再喊到1.6万亿美元。
这些债券没有兑付价值,也没有法律效力,更没有外交基础。但在美国债务危机与对华战略博弈交织背景下,被政客当作煽动民粹的工具、操控选民的桥段、转移舆论焦点的借口。
议案本身虽无法律效力,但象征意义浓厚,是美方“赖账逻辑”的制度化表达。
中国如今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2020年的时候有8600亿美债,如今降低到约7590亿美元。这是建立在公开市场规则与国家信用基础上的金融关系。
而美方政客却妄图用清政府留下的“废纸”,模糊现实债权债务结构。这不仅失去法律理据,也丧失道义基础。
他们拿着百年前的账单想要抵消今天的国家义务,其背后,是对金融主权与信用契约的极端破坏;是信用规则的松动,是对美元债体系信任度的消耗。
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关联背景下,这种行为无异于鼓励债务国家打破规则,用“政治化的债务清算”替代“契约化的债务履行”。
2025年2月,美国联邦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6万亿美元。财政部已无力正常发债,只能依赖国会一轮轮“调高债务上限”授权。
债务上限原本是美国国会为财政部设定的举债最高额度,用以遏制预算失控。然而过去十年,美方政客反复将其当作党争工具,频繁上演“提高上限”闹剧,震动全球市场。
从1980年代的不到3万亿美元,到今天膨胀超12倍,美国债务上限机制形同虚设。每一次上限僵局都会造成金融恐慌,信用评级机构屡次示警。
中国是受影响最直接的国家之一。2025年2月,中国所持美债为7590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自2022年4月起,中国持仓长期低于1万亿美元,过去12个月中有9个月呈现减持。
减持不是单一金融策略,而是系统性资产再配置行为。中国在压缩对美国国债的风险敞口同时,持续增持黄金等硬通资产,仅2024年第四季度就新增黄金储备15.24吨。
穆迪分析公司警告称:美国若债务违约,将引发15万亿美元家庭财富蒸发、600万个岗位消失、失业率飙升至9%。
短期国债市场扭曲、主权信用违约互换利差飙升、资本价格波动加剧,都表明市场正在真实预期违约可能性。
即使尚未违约,美国国债已出现“信用透支”的迹象。摩根大通指出,一旦国债发生违约,“美国国家信用将在未来100年都无法恢复”。
而政客们此时炒作清朝旧债,实为“烟雾弹”。他们一边推进加印钞票化解财政压力,一边试图用“债权清洗”制造议题转移,将现实债务危机政治化。
在国会内部,提出“冻结中国持债”的声音也偶有传出,暴露出美方信用系统正加速政治污染。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减持行为并非“脱钩”,而是一种金融风险控制与主权资产优化行为。美债本该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如今却成为风险载体与党争武器。
中国持有的美债是以市场交易形式获得的真实债权,是美元霸权体系运作下的“核心对价”。美方若以政治理由拒绝偿还,等同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毁承诺。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已从1999年的71%下降至2024年的59%,为25年来最低。IMF数据表明,全球央行在逐步减持美元储备,人民币等非美资产比重升至约9%。
俄罗斯自2018年起大规模清仓美债,截至2024年仅剩40亿美元,累计削减比例达95.8%。美国财政部早在2020年就警告:若失去海外债权人信任,美国将进入系统性融资危机状态。
在全球主权信用体系中,债务即契约。任何对契约精神的破坏,都将波及整个金融网络。美方若继续以政治借口抵赖中国正当持债权利,其后果将是信用塌方。
美国金融霸权建立在两点基础上:一是美元结算地位,二是美债信用系统。一旦美债违约或政治操控加剧,这两大支柱将面临系统性动摇。
美国政客不从财政纪律与政策治理中寻找解决方案,却反复翻出百年前的“清朝债券”,既不合逻辑,也不合规则。
一个负债36万亿美元的国家,若要以百年前的“历史糊涂账”抵赖今天的真实债务,那这不是金融逻辑问题,是信用坍塌的信号。
美国议员提出议案,要求中国偿还1.6万亿美元旧中国债券.观察者网.2020-08-14
当美债透支国家信用.中国信用.2021
降至7590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债处于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观察者网.2025-02-20
相关文章
说起俄罗斯政坛最近的动静,德米特里·科扎克这事儿闹得挺大。他跟普京搭档26年,从上世纪90年代圣彼得堡那会儿就开始了,一直干到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结果2...
2025-09-21 0
2024年初,社科院考古所的仝涛研究员在整理莫格德哇古遗址的发掘计划时,随手翻到了一张扎陵湖畔石刻的照片。本来想快速过一遍就放下,可后来发现,照片里的...
2025-09-21 0
一边是最近一个季度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暴增超过两百五十个百分点,另一边是未来旗舰iPhone17标准版还没发布,预售量就冲到了惊人的两百万台,要知道,它...
2025-09-21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y走进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很多人一开始都...
2025-09-21 0
要说圈内绯闻最多的女明星,许晴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今年6月初,54岁的许晴还被曝身材发福走样,疑似“怀孕”。这网友们可就来劲了,又开始翻出她之前那些...
2025-09-21 0
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在电动车正规化管理中,不仅要求车辆要上牌、驾驶员要有对应驾驶证外,上...
2025-09-21 2
【来源:法治日报】在广西某小学的走廊上,杨玲已经陪伴儿子阳阳度过了两个学年。14岁的阳阳患有孤独症,几乎不会说话,情绪激动时会无意识地撕咬自己的手,或...
2025-09-21 4
当一份同样的工作,女性的收入却比男性少28%,这样的数字背后藏着怎样的隐忧?在意大利,性别薪酬差距早已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为何女性就业率比欧盟平均水平...
2025-09-21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