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明确:2025年,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志着,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实现21连涨。接下来,退休人员关注的就是:调整方案,何时公布,自己能涨多少...
2025-04-27 6
叶嘉莹走了,对她的悼念,几乎刷屏。
这位被誉为“穿裙子的‘士’”的百岁老人,何以赢得如此敬仰?
如叶嘉莹生前强调的“兴发感动”——如果说这份普遍的悼念源自大众的“兴发感动”,人们又因何而“兴”、因何而“感”?
在这份对逝者的追思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期许与共情?
人格榜样
叶嘉莹被誉为“穿裙子的‘士’”“最后一位女先生”。
“先生”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人格高度的象征。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这样的称谓凤毛麟角。仅有的几位众人皆知,早已写入文学史的冰心、杨绛——2016年,享年105岁的杨绛先生仙逝,大众的悼念之情宛如今日。
同杨绛先生一样,叶嘉莹以其百年人生,树立起丰富而又深刻的人格丰碑。
她智慧。幼小学诗、少年写诗,一心扑在诗词创作、研究、翻译、传播上,一生都融入了诗词,人生更因诗词而愈加丰满和生辉。
她坚韧。生于民国、长于战乱,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四海为家的流浪半生,生死离别的亲情考验,不仅没有打垮她,反让她愈加澄澈和坚定。
她谦逊。她认为自己除了对诗词的热爱并无任何可炫耀,从不争名夺利,始终相信好的东西自然会被人识得。
她中西贯通,学富五车。综观叶嘉莹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说硕果累累,尤其为把中国古代诗词的美传播到全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淡泊。央视记者采访叶嘉莹先生为什么要将自己家产全部捐献南开大学,她毫不客气地回答:“我本来今天是要和你讨论学问的,你却非要和我聊到钱财上去,我的资产捐了就捐了……我和那些喜欢钱财的人不是一路货!”
一系列的品格构成丰厚而又高尚的人格。叶嘉莹也曾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但她的心灵安住于学术,坦然面对生活,以彻底的热爱达成卓越的贡献。当生活愈加显现浮躁的气息、功利的氛围,这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与人格,无疑是倍加稀缺又弥足珍贵的。
不在意名利场的炫耀,活出人生的大境界。人们从来都不吝于为稀缺而珍贵的东西点赞。悼念叶嘉莹的共情,很大程度上就根源于此。
人格因学术而丰盈
学者的人格因学术而丰盈,学者的学术因人格更为人所知。
叶嘉莹一生著作等身,被誉为当代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顶级专家。其实,其学术影响不仅在于成果的闪耀,更在于大众对其学术形象的直观认知。晚年的叶嘉莹每每出现在公共视野,整个人都充盈着诗意的美好,时刻呈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无限魅力——从很大程度上说,她是少有的融学术地位与大众认知于一体的文化学者。
叶嘉莹幼承家学研读诗词,天赋极高,兴致盎然。大学时代,更得名师指点,受教作诗、填词、谱曲之法,创作了大量广泛传颂的诗词作品。显然,卓越而富有特色的学术表现,让她高效地适应了更广泛的大众文化消费需求。
比如“以诗读诗”,她的声调学说和吟诵之法,广为人知。
关于声调,她认为中国诗词的格律有平仄之美,而声调恰是诗歌生命的一部分。在解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时,她会按照平仄的格律来读,强调入声字的读法,如“好雨知时节(音同届,四声)”,不能念成二声,因为这样会破坏诗歌的平仄美感。声调之法实际成为还原与重构古典美学氛围的方法与渠道。
关于吟诵,她强调吟诵是理解诗歌内涵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吟诵,可以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体验诗人的情感世界。她亲自录制音频,教授学生如何吟诵古典诗词,并出版了《与古诗交朋友》等启蒙读物,致力以吟诵提高诗词教学质量。
比如“以史读诗”,注重诗史互证和生命体验,引人入胜。
继承诗史互证的传统,叶嘉莹强调将诗歌作品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解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情感以及诗人的创作意图。在她看来,诗篇除了可以抒写个人之悲欢喜怒之情外,还可以反映时代之变。诗歌固有的含蓄蕴藉之美,与诗人的关怀时事之心两相映照,共同勾勒出历史的生动图景。
叶嘉莹的“兴发感动”一说则强调诗歌的生命体验,认为诗歌中的感发是一种能够提升人的心灵和品质的能量。她在解读自己的《哭女诗》时,会讲述自己失去女儿的痛苦和悲伤,以及通过诗歌来疗愈自己的过程。这种将个人生命体验与诗歌情感相结合的方式,无疑更容易让听众融入其中而印象深刻。
“诗词的女儿”一生传播诗词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个大V流行的年代,生前的叶嘉莹具有典型的大V影响力。
“大V”本意是指意见领袖。概因“加V”作为网络平台的身份认证手段深入人心,所以把在一定领域内具有广泛影响基础的意见领袖泛称为“大V”。
如叶嘉莹所言,“我首先是一个老师,其次才是学者,最后才是诗人”。她一生最为倾心的工作乃是诗词教学,和以教学为手段的诗词传承与传播。
在很多研究者看来,恰恰是翻译及传播古典诗词的成果,构成了其学术生涯的最重要贡献,提高了其学术影响。
叶嘉莹则只倾心投入其中。早在2004年,叶嘉莹就曾受邀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古诗词及《红楼梦评点》。近年来,叶嘉莹先生更曾走进直播间进一步传播诗词。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叶嘉莹作为大V的名副其实。2023年,抖音平台公开一则叶嘉莹先生2016年在南开大学开学季的讲课,内容涉及诗词的诞生、《花间集》的背景故事、文学魅力与演变等,观看量超过300万人次。
今年7月6日——叶嘉莹先生百岁寿辰之日,抖音又以《诗话人生》为主题邀请叶嘉莹先生与嘉宾以直播的方式与网友分享诗词感悟,单场次观看量达到281.6万人次。
此外,叶嘉莹还曾参与《为什么读诗能让我们更强大》等直播活动,担任《中华诗词大会》嘉宾、参与《唐诗三百首》的短视频制作等。可以说,在各种诗词文化的传播活动中,都能看到叶嘉莹的身影。叶嘉莹覆盖广泛的学术声誉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更遑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叶嘉莹不断出现在各种场合的讲坛之上,为传播古典诗词文化频频开讲。
诗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传播诗词。综观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她为中华古典诗词传播事业所做的一切,无愧于“诗词的女儿”之名。尤其是在诗词热潮愈发汹涌的当下,她的价值或许更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愈加凸显。
(大众新闻记者 石念军)
相关文章
两会明确:2025年,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志着,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实现21连涨。接下来,退休人员关注的就是:调整方案,何时公布,自己能涨多少...
2025-04-27 6
有这么一群美国人,手里捧着一堆清朝时期的废纸债券,嘴上却喊着中国欠了他们1.6万亿美元。而且他们还真跑到国会提议案,要不就是想拿旧账赖新债,要不就是拿...
2025-04-27 5
房地产的特大好消息来了,中央一锤定音!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按惯例,4、7、12月政治局会议是中央对下阶...
2025-04-27 5
重庆市纪委监委4月27日通报:渝北区中央公园小学校原校长陈红梅因私设"小金库"被开除党籍公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育系统再曝蛀虫,学生伙食费竟...
2025-04-27 4
四川成都母婴室男女不雅事件,两人身份曝光,现场画面流出!玩归玩,闹归闹,别拿母婴室开玩笑,母婴室的作用是服务于婴幼儿的,也是为广大的宝妈提供哺乳方便的...
2025-04-27 3
2025年的立夏,即将如约而至。根据天气预报显示,随着5月的到来,高温一路走高,南方大多数地方开始偏暖,有一些地方甚至上演“闪快”,五一长假期间,有的...
2025-04-27 4
1967年爆炸案后,解放军副班长刘学保成“独臂英雄”。事迹登上课本、连环画,全国都在学他!英雄战士刘学保18年后画风突变,他戴着手铐站在法庭。原来当年...
2025-04-27 4
原标题: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5个新场景看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面对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一季度中国经...
2025-04-27 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