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08日 17:57 5 admin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一段银幕的历史因为旅行综艺被翻了出来——《阳光灿烂的日子》选角时,姜文在蒋雯丽与宁静之间犹豫。彼时的刘晓庆力荐宁静,说她大脑门亮眼,身上有股“野性美”,非她莫属。于是,影史上从此留下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米兰”。极限女性栏目对话宁静,她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成长与不变。

宁静穿着一袭黑色贴身长裙,发髻轻挽,身形如一道流畅的墨线,在光下勾勒出利落清晰的轮廓。轮到宁静说话时,她握着一把贵州辣椒,话到一半却哽住,埋头落泪。

这是在《一路繁花2》澳门发布会现场,有个环节是“家乡的味道”。她抬起头红着眼,攥紧话筒轻声说:“1990年我第一次离开贵州,那时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地方,都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可现在,贵州有十几个机场,高速遍布全省,被越来越多人喜欢,我真的很开心。”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提及贵州,宁静忍不住落泪。(图/视频截图)

采访开始前,她大步流星地向我们走来,坐下时带着一种不由分说的气场。可当我提起那个在台上落泪的瞬间,她忽然以手掩面,笑得有些羞赧:“对不起失态了,我也不知道这情绪从哪涌上来,可能是血液里流淌的东西,突然很为家乡骄傲。”

聊到贵州,她眼里闪着光。《一路繁花2》的旅程中,有一站到了贵阳,回到老家的她说自己仿佛鱼入水中,在黔灵山飙起贵阳话,松弛自在。“毫不夸张,贵州‘专治各种不服’,这一路大家总说哪儿风景美,我内心却没什么波澜,可能早就习惯了,在我们贵州,推开门就是景。”

她思维跳跃,反应直接,总打破我的预设。时而狡黠一笑打探:“问题会不会尖锐?”时而坦荡挑眉:“你觉得我敢说?那是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好藏着的。成年人有什么不能聊?我怕我敢说,你不敢播。”

她表情生动,手势丰富,和真人秀里特立独行的她一样,张扬之下藏着柔软的真诚,让人忍不住想走近些看看——这位从上世纪90年代璀璨银幕中走来的影后,如何以“艺人”新身份,在真人秀中游刃有余。

谁让宁静变“宁静”了?

“广州是我的福地,我人生第一站就在那儿。”听说我从广州来,宁静眼睛一亮。1990年,她离开贵阳,去广州一家动画公司做原画师。她偶然客串出演了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冰上情火》,命运的轨迹因此悄然转向了。不久后,她成了电影《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的女主角,那年她18岁。

四年后,她凭《炮打双灯》摘下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桂冠。1995年,她出演《大辫子的诱惑》中与葡萄牙青年相恋的“阿玲”——那部被称为中国澳门第一部本土文化电影。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宁静塑造了受传统父权压抑,内心挣扎矛盾的女性春枝。(图/《炮打双灯》剧照)

1990年代的女星各有光华,宁静略带婴儿肥,小麦肤色,骨子里有股桀骜的“犟”。或许正是这种带点“凶猛”的美,让她成为“米兰”的不二人选。王朔在《动物凶猛》中这样写米兰:“她十分鲜艳,以至于使我明知道那画面上没有花,仍有睹视花丛的感觉。”

据香港影人文隽回忆,《阳光灿烂的日子》选角时,姜文在蒋雯丽与宁静之间犹豫。彼时的刘晓庆力荐宁静,说她大脑门亮眼,身上有股“野性美”,非她莫属。于是,影史上从此留下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米兰”。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宁静饰演的米兰成就了影史上的经典角色。(图/《阳光灿烂的日子》)

宁静始终感念刘晓庆的知遇之恩。观看了旅行综艺的很多网友都称,原来性格直爽、爱硬刚的宁静都变得柔软了,会体贴地替姐姐们着想。因为晚上蒙古包里太冷,炉子也没烧起来,她把自己温暖的房间让给刘晓庆住,只因对方比她更怕冷。她说:“虽然我住那边也有点不愉快,但比起她的不愉快,我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总有人在宁静与刘晓庆身上寻找气质的相似性。两人都是色彩鲜明的中国女演员,血液里似乎都流淌着表演天赋,性格也易见某种先锋性,戏外,她们的飒爽敢言亦为人乐道。

宁静向我们反复提及在这次旅途重新认识了“晓庆姐”:“晓庆姐在我心中是楷模,她代表了一种永不认输的力量,每次想到她(很多问题)在我心里面就化掉了。她的字典里好像永远没有no这个字,永远勇往直前,她不东张西望。”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宁静与刘晓庆在节目当中的女性情谊是一大看点。(图/宁静微博)

一次在贵州溶洞拍摄,面对高难度挑战,比宁静大20岁的刘晓庆依旧挺身向前。“你不用担心她,她唯一担心的就是漂亮的首饰,我说你的命更重要,她说不,除了我的命之外,就是这个(首饰)最重要。”

宁静忍不住用家乡话感叹,笑着比划当时的场景,在刘晓庆身上,她觉察到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底色:“她很幽默,不像我有时候比较轴,面对困难会有一些绝对值。虽然她内心也很锋利,但表现出来的东西总是这么完美,我觉得我做不到(这么豁达)。”

刘晓庆面对困境时风轻云淡的态度,一直鼓舞着宁静。从胶片时代到数字影像,从电影的鎏金岁月到电视剧的蓬勃年代,她们始终在场。

而今踏入流量为王的综艺与直播的浪潮,她们依旧活跃在公众视野——刘晓庆果断如刃,宁静率性如风,各自活成一道风景线。

“我的性格基因,五花八门”

1998年,《新周刊》采访刚成为母亲、准备复出的宁静。她穿着一件黑色针织衫,在镜头前舒展而自然。当被问到“如何定位自己”,她说:“我表面热情奔放,内心却很忧郁。有导演说我的眼睛带着忧郁。拍戏时我尽量随和,但忧郁改不掉,那是我的本色。”

27年过去,同样是穿着一身黑,她性格中的轮廓似乎清晰而又有神秘之处。“我心里有轮廓,有时很锋利,但表现出来的可能更柔和。和那些有故事有趣的姐姐比,我反而觉得自己平平无奇。”她坦言自己并非大众眼中的“真性情”,而是复杂的、想的事情五花八门。她瞪大眼睛,用手指在空中画出的弧线像一只刺猬。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很多网友称在《一路繁花2》的宁静变得成熟体贴。(图/受访者提供)

宁静的性格一直是焦点,也是“热搜体质”。她无奈于常被误解,像只外刚内柔的“纸老虎”,霸气外露只是她的保护色。“我不否认过去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每一刻我都在尽力做自己。有时候我内心没想法,别人却觉得我不高兴。其实我只是长得凶。”

因为她有某种对安全感的本能捍卫,她会不自觉地“对抗”一些东西。而当别人认定她“凶”,她干脆认了:“那好吧,你觉得凶就凶。”

镜头之外,宁静自称“没有社交能力”,生活简单自律,可以半个月不出门,爱好插花、烹饪,这都是她安放自我的方式,与镜头前她给人的感觉判若两人。

真人秀是人性显微镜。2015年的一档旅行综艺中,她显得直率、真性情,因此一度陷入舆论漩涡。她曾努力“装”得柔和亲切,最后还是“打回原形”。“我发现我没办法一直端着,索性放弃。”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宁静称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图/宁静微博)

谁知这“不管不顾做自己”的态度,反而在最近几年参加的综艺中为她赢得更多真心。人们看到那个争强好胜的“静静子”身上,藏着细腻与感性。而在另一档真人秀里,她展现出一个真实而忐忑的自我——没有安全感的孤独,刚强之下的柔软,如同一只渴望温暖又害怕受伤的“刺猬”。

即便看似强大,她也不掩饰自己的脆弱。在还没收到善意的回响时,她会默默退到角落;直到后来有人对她张开双臂,她也愿意敞开自己,拥抱不同的灵魂。

这一次在《一路繁花2》中,刘嘉玲看到了另一个宁静——她会为姐姐们炒一整桌菜,温柔而体贴。刘嘉玲笑问她:“你是不是特别爱‘装’?”

对此她坦然回应:“我有真实,也会‘装’。为了让别人舒服,装久了也就自然了。每个人看到的只是某一面,我不否认,但我有很真诚的东西。成年人没什么不能聊——只怕我敢说,你不敢播。”

是牡丹,也是栀子花

最近宁静在直播时有网友问道“为什么不拍戏了?”她的回复依旧很有自己的风格,干脆利落也有底气——“杀鸡为什么要用牛刀?”

银幕上,她常演敢爱敢恨、色彩浓烈的角色,仿佛是她不同面向的投射:纯真又性感的米兰、霸气柔情的大玉儿、野性带攻击性的丹珠、俏皮飒爽的穆桂英……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丹珠也是宁静的经典角色之一。(图/《红河谷》)

戏外,她也从不缺特立独行的场面:先锋、张扬、袒露野心,美得带刺,甚至一度剃光头发。在表演类综艺中,她反对学院派的条框,坚信个人感受的重要性,虽然被不少人视为她的天赋使然,她也不变,“姜文告诉我,表演是个人感受,没有条条框框。”

何赛飞曾建议她,应该继续多拍一些戏,她却坦然表达自己正在面对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她有孤独的基因与傲气的资本——“我在20多年前就证明了自己是个好演员”;另一方面她又“贪玩”,想尝试大众喜欢的综艺与真人秀,看看这个时代正在发生什么。

在某档真人秀的“笼中人”行为艺术环节,她的那段独白,几乎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我喜欢热闹,但同时我又很安静。我的基因大概是悲观的,但是我一直非常积极地活着。”她不否认自己性格当中缺少“长性”,每一次转身,都有人说那不对,说应该要珍惜羽毛,但她觉得“人生就应该像水一样,进入到任何容器都可以”,虽然这很难。

比起演员,她更想成为“艺人”。这份不安分,让她宁愿不接戏,也要转向真人秀——这是她的生存策略,也源于不想被遗忘、始终要在场的倔强。

“很多演员一直在拍戏,却从未被看到。演员去片场是天职,但艺人没那么简单。我技能不多,只是尽可能保持国民度。现在的小孩说我是‘综艺咖’,我好开心。过往就是过往,你知道我是‘综艺咖’、是主播,很好。我觉得我一直在做艺人该做的事。”

专访宁静:00后说我是综艺咖,我开心得很

宁静喜欢尝试各种领域。(图/宁静微博)

尽管感受到时代的落差,她仍觉得进入大众视野更重要,无论以哪种方式。“现在拿什么给我我都不换。晓庆姐说‘我们正当年’,现在很好,人生下半场才刚开始。”宁静用调侃的语调说着,言语当中有她的自在洒脱。

采访尾声,我提起几位姐姐都用一种花比喻自己,为何她选的是栀子花。她忽然笑得明亮,用手比划着说:“我一开始想选牡丹,花开时,我就停在那儿,凋谢时,‘啪嗒’整朵掉地上,我不要慢慢凋谢。但后来我还是选了家乡的小栀子花,它的香气无可比拟,我买过所有栀子花香水,都没有这种味道——让人一辈子忘不了,很有攻击性,穿透力的味道。”

宁静对这两种花的形容,也许恰好诠释了她两种性格面向:牡丹是她想成为的模样,渴望张扬盛放,宁愿热烈决绝也不愿妥协。而栀子花更像她的本色:时而清澈透亮,时而浓烈,带着不容忽视的锋芒。

运营 | 邓官靖雯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