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4日 01:02 2 admin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文、编辑|诺斯罗普的笔记

杨振宁总说,人生像一个圆,他的人生轨迹,确实划出了一道深刻的圆弧,起点是清华园,终点亦是清华园。

晚年的他将清华大学的定居住所,命名为“归根居”,一个“归”字,道尽了百年的漂泊与求索,然而对于这位科学巨匠来说,他的一生充满了很多遗憾!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至死未原谅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第一位在美国拿到数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928年从芝加哥大学学成后,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国外的优渥待遇,乘船回国投身教育事业,后来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奠基人之一。

在对儿子杨振宁的培养上,他倾注了全部心血。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那些年里,他常把“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学好了要回来建设国家”这句话挂在嘴边,反复叮嘱杨振宁。

后来,在1945年,杨振宁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考入父亲的母校芝加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很快在物理学界崭露头角。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1957年,他与李政道共同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消息传来,杨武之既为儿子的成就骄傲,更迫切地希望他能回国效力,更是先后三次辗转多国劝说儿子,可杨振宁却始终没能点头答应。

其实,杨振宁之所以这么选择,背后是有难以言说的困境。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当时,50年代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限制理工科中国留学生回国,杨振宁被迫滞留美国。

种族歧视更是时常笼罩着他,曾因华人身份被房东临时毁约,只能重新寻找住处。

更让他无奈的是科研上的限制,许多核心实验室都不对非美国籍人员开放,这让专注于前沿研究的他屡屡碰壁。

之后他虽曾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机构任职,但身份带来的阻碍始终如影随形。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于是,在1964年,杨振宁做出了一个让自己痛苦不已的决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

当时,杨振宁正式加入美国国籍的消息传到国内,杨武之当场气得摔碎了茶杯,父子间的关系一下子降到冰点。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此后多年,无论杨振宁如何解释道歉,杨武之始终无法释怀。

1973年,杨武之在临终前,只留下一句“别忘了根”便溘然长逝,这句简短的遗言像一根刺,深深扎在杨振宁心头。

这份未能得到父亲原谅的遗憾,整整伴随了杨振宁四十年。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他晚年多次公开提及,自己清楚父亲直到离世,心底里都没有真正宽恕他放弃故国的选择。

2015年,93岁高龄的杨振宁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正式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此时的他头发早已花白,但眼神坚定,他平静地表示,父亲当年的不原谅他从未埋怨,如今回到祖国的怀抱,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心愿,了却了自己毕生的牵挂。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晚年回到清华大学后,他更是将全部心血投入到祖国的科教事业中。

82岁高龄仍坚持为大一新生授课,捐出积蓄和房产支持科研,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回馈,弥补着当年因选择而留下的遗憾。

其实,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事令杨振宁难以忘记……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小舅子家中自杀

杨振宁的小舅子是杜致仁,作为国民党名将杜聿明的长子,他从小接受优质教育,顺利考入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成了当时华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那时候杜家正值鼎盛,父亲早已为子女预留了充足的留学经费,姐姐杜致礼也在宋美龄保荐的卫理斯学院读书,姐弟俩周末常相聚,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可谁也没想到,两年后的时局动荡彻底改写了这一切。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1949年,杜聿明兵败被俘,在美国的杜致仁一下子成了没钱的穷学生,失去家庭资助的杜致仁,只能靠台湾银行的助学贷款继续学业。

为了攒钱杜致仁还做起了兼职,就这样咬牙坚持了三年,眼看就要毕业,银行却突然中断贷款,还要求他立即偿还前三年的7000美元欠款,同时必须凑齐最后一年的3000美元学费。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这笔钱在当时堪称天文数字,要知道普通美国家庭一年的收入也才3300美元。

远在台湾的母亲曹秀清四处求助,甚至放下尊严向老蒋求援,最终只拿到分两年支付的1000美元补贴,对于巨额学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走投无路的杜致仁只能向姐姐杜致礼和姐夫杨振宁求助。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彼时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年薪1万美元,看似不低,却刚贷款买了房,还要抚养妻儿,手头根本没有多余的现金。

夫妇俩只能承诺帮他找份高薪工作,却无法立刻拿出大笔钱款。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眼看走投无路,再加上长期的劳累和巨大的精神压力早已耗尽了他的心力,他住进姐姐家等待消息的日子里,内心的绝望不断蔓延。

最终,这个22岁的青年选择在杨振宁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杨振宁夫妇知道之后悲痛万分,更令人唏嘘的是,杜致仁去世一年后,杨振宁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拿到了3万美元奖金,这笔钱足以轻松还清所有欠款。

可时间无法倒流,年轻的生命再也无法挽回。

杨振宁的终身遗憾:22岁小舅子在他家自尽,父亲至死都未原谅他

这场悲剧成了杨振宁心中永远的痛,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他开始格外关注亲情援助,晚年频繁资助中国学者赴美深造,在清华大学定居后更是将年薪全数捐出,用实际行动弥补心中的遗憾。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