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早过时了。 最近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消化科悄悄把一套“乞丐功”写进处方:饭后贴墙蹲一蹲,7天胃胀投诉率掉七成。 听起来像段子,可数据就贴...
2025-10-19 1
1955年的上海
梧桐在黄浦江畔茁壮成长
新中国百业待兴的春天
这一年
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至陕西西安
1956年,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
告别繁华的上海,来到古都西安
在一片原野麦田中拉开了扎根西部的序幕
彼时,青年教师钱慰宗跑回家
握住母亲的手:
“娘,交大要搬去西安”
母亲望着刚安稳的家:
“刚从乡下搬到上海
为啥又要去大西北?”
“西北要修铁路、建工厂,西部工业的发展需要我们”
母亲沉默着
取出清明时取的坟土:
“带上你爹
一家人要整整齐齐”
出发时,母亲给钱慰宗缝了个棉手套
害怕西北的冬天冷
“画图纸,手不能凉着”
棉手套缝进江南的叮咛
行囊里装满家国的抉择
那一年
我国电机工业的奠基人钟兆琳已经年近花甲
把瘫痪的妻子安顿在上海
他独自踏上西行列车
他说,知识分子决不能失信于人
不能失信于西北人民
也是在那一年
我国热力工程的先驱陈大燮教授处理掉上海房产
举家西迁
临终捐出毕生积蓄
化作莘莘学子的灯油
1956年9月
6000多名交大人汇聚古都
在西北大地上
以自力更生制仪器进军科学
用竹篾草棚当礼堂
手写的教材映着煤油灯光
1956年至1959年交大西迁期间
先后兴办了17个新专业
西安校园的实验室面积是上海老校区的3倍
以此为基础
交通大学在西安的科研事业也迅速开展起来
如今是西安交通大学教师的钱苏昕问过爷爷钱慰宗
“当年放弃上海的好日子
来西安,值吗?”
“值不值,那得看用啥尺子量了
交大西迁,给西北补上了重点工业大学的空白
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毕业生
你说值不值?”
钱苏昕赴美留学读博前
爷爷曾百般叮嘱:
科学无国界
科学家有故乡
核心技术在手
腰杆才硬
博士毕业后
钱苏昕毫不犹豫回国
回到西安交大
续写着西迁新篇
钱苏昕一直记得爷爷的话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
光阴似箭
梧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
一代代的西交人
接续传承,不辱使命
西迁近70年来
西安交大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其中一半以上在中西部工作
培养出的两院院士中
近一半扎根西部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西迁精神熠熠生辉
那年校刊上的《忆江南》
依然在风里传唱:
“长安好,建设待支援
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
何必忆江南!”
梧桐叶落
洒在钱苏昕的教案上
他写下:
西迁精神不是历史
是永不停歇的春天
是科学家胸中的山河
当每粒种子找到土壤
中国的大地永远年轻
记者:陈钢、张斌、李浩
相关文章
“饭后百步走”早过时了。 最近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消化科悄悄把一套“乞丐功”写进处方:饭后贴墙蹲一蹲,7天胃胀投诉率掉七成。 听起来像段子,可数据就贴...
2025-10-19 1
最近在社保服务大厅帮忙整理资料,发现一个挺普遍的事儿:不少企业退休的朋友,就盯着每月的养老金过日子,却不知道还有3笔政策明确的补贴能领。其实这几笔钱不...
2025-10-19 2
70岁以后,真正决定生活质量的,不是血压计上的数字,而是你对数字的态度。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科刚出的数据:把慢性病当成“室友”而不是“敌人”的老人,焦...
2025-10-19 2
乾隆二十九年春,上巳节刚过,御花园内牡丹开得正盛,姚黄魏紫,争奇斗艳。乾隆皇帝携几位近臣游园,兴致颇高,行至“缀芳轩”前,见廊下悬挂着新制的宫灯,忽发...
2025-10-19 3
两性相处里,很多话都藏着“弦外之音”。男人总觉得女人心思难猜,可那些看似日常的短句,往往藏着她当下最真实的情绪和想法。就像一句简单的“我去洗澡了”,不...
2025-10-19 5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
2025-10-19 4
文|筱晓编辑|筱晓2025年10月18日12时,一个注定被科学史铭记的时刻。清华园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安详离世,享年103岁。而就在17天前,他刚刚吹...
2025-10-19 5
本以为稀土就是王牌,结果没想到,比稀土更加有利王牌更是在积极准备中。在过去,美国一直认为,中国有稀土这张王牌,但是美国也有半导体及光刻机这张王牌,所以...
2025-10-19 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