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古茶诗解析 | 苏轼系列之九十一《新年五首·其四》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5日 02:57 6 admin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全诗 / 写作背景 / 注释及大意


古茶诗解析 | 苏轼系列之九十一《新年五首·其四》


全诗


《新年五首》


苏轼(宋)


其一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

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村。

小市人归尽,孤舟鹤踏翻。

犹堪慰寂寞,渔火乱黄昏。


其二

北渚集群鹭,新年何所之。

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

生物会有役,谋身各及时。

何当禁毕弋,看引雪衣儿。


古茶诗解析 | 苏轼系列之九十一《新年五首·其四》

《东坡笠屐图》 李公麟(北宋 局部)


其三

海国空自煖,春山无限清。

冰溪结瘴雨,雪菌到江城。

更待轻雷发,先催冻笋生。

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蓴羹。


其四


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


茶枪烧后有,麦浪前空。


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


结茅来此住,岁晚有无同


古茶诗解析 | 苏轼系列之九十一《新年五首·其四》

凤来朝 福鼎白牡丹


其五

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探春先拣树,买夏欲论园。

居士常携客,参军许扣门。

明年更有味,怀抱带诸孙。


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正月,惠州。苏轼时年60岁。


绍圣元年(1094)六月,重新上台的新党以“讥斥先朝”罪名将苏轼再度贬谪,“责受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古茶诗解析 | 苏轼系列之九十一《新年五首·其四》

凤来朝 裸饼实拍


当时的惠州,属岭南,乃蛮貊之邦、瘴疠之地,气候迥于北方,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苏轼一到惠州,当地人自发地成群结队到合江渡口迎接,竞相一睹当世大文豪的风采。《惠州府志》:“(苏轼在惠)首末四年,泊然无所无蒂芥,邦人欢仰之。”


苏轼在惠州两年七个月间,虽无实官、权,但利用自己的名望、威信,通过建议、倡导、募捐等方式,施医散药推广插秧之法改善税项请建军营掩埋骸骨防疾病传播等等,做了大量惠及民生的实事。尤其是其亲历亲为的惠州西湖“两桥一堤”改造工程,至今仍为惠州百姓所感念。清代诗人江逢辰“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或是对苏轼在惠州最好的褒奖之词。


古茶诗解析 | 苏轼系列之九十一《新年五首·其四》

凤来朝 茶汤实拍


不仅百姓欢仰,时任惠州知州的詹范亦十分仰重苏轼,他“待以殊礼”,将“罪臣”苏轼安置在合江楼-北宋最高财政机构的官员来巡视时的居住办公地。正是在这北望罗浮山脉,下临滔滔江水,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合江楼,苏轼创作了本组诗以记新年。


注释及大意(其四)


1、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

小邑:指惠州城,时属偏远小郡。青山:指合江楼东侧的梌山。

本句大意:(自合江楼下望)惠州小城坐落在浮桥之外,青葱的梌山横亘于石岸之东。


2、茶枪烧后有,麦浪前空。

茶枪:茶树新发、未展开的嫩芽,因形如枪尖而得名。:指春耕前烧荒田地的习俗,草木灰可肥沃土壤。:指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古茶诗解析 | 苏轼系列之九十一《新年五首·其四》

“国际美味奖”蕞高评级


本句大意:烧荒后的茶园里,新茶已然开始萌发;雨水节气未至,空阔的田野里还不见麦浪涌动。


3、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

禁酒:宋代常在灾年禁酒,以节省粮食。三年:指苏轼自1094年贬谪以来,已历三个年头。

本句大意:我在惠州三年以来未逢荒年,家家户户都能畅饮新春美酒;这里民风淳朴,好客热情,我亦融入其中。


4、结茅来此住,岁晚有无同

结茅:意为用茅草编织搭建简易房屋,此处指隐居。苏轼1097年在白鹤峰购买了几十亩地,搭建新居,“规作终老计”。岁晚:本意为农历年尾声时段。此处指人生暮年。有无同:此处化用佛道思想,表达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哲思。


古茶诗解析 | 苏轼系列之九十一《新年五首·其四》

凤来朝(300克/饼 5饼/提 20饼/箱)


本句大意:若能退隐于此,天人合一,结庐而居;世间的是非成败、荣辱得失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生活精彩有梦成真


参考

1.《施注苏诗》施之元(宋),浙江大学出版社

2.《苏轼年谱》孔凡礼,中华书局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