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怒了!学生自带餐具打饭遭拒 三天靠同学分食充饥 校长回复哭笑不得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4日 15:58 5 admin

学校食堂作为保障学生饮食安全与营养的重要场所,其管理政策应兼顾安全性与灵活性,充分尊重家长与学生的合理选择。然而,新学期开学不久,湖南江永县一名小学生小宇却因自带餐具,连续三天被学校餐厅拒绝提供饭菜,只能靠同学分食勉强果腹。孩子的委屈、家长的愤怒与学校的敷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全网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事件去年曾在湖南株洲上演,这两起事件共同指向部分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让人不禁反思:学校教书育人的本质,不应被僵化的规定所掩盖。
事件爆发:自带餐具遭拒,孩子连续三日饿肚子

怒了!学生自带餐具打饭遭拒 三天靠同学分食充饥 校长回复哭笑不得


新学期伊始,湖南江永县某小学为了进一步规范食堂管理、保障学生饮食安全,决定对学生使用的餐具进行统一更换。学校通过班主任口头通知的方式告知家长:餐具更换遵循 “自愿原则”,家长既可以选择让孩子使用学校统一采购的餐具,也可以自行准备餐具带到学校使用。这一通知让家长黄先生松了口气 —— 他一直对公共餐具的清洁程度有所顾虑,担心多人共用的餐具消毒不彻底,存在卫生隐患,如今得知可以自带餐具,便立刻为孩子小宇准备了一套专用的不锈钢餐盘与勺子,餐盘上还印着小宇喜欢的卡通图案,希望孩子能吃得安心。
9 月 5 日,小宇背着书包,小心翼翼地将自带的餐具放进餐盒,兴高采烈地去学校上学。中午食堂开饭时,小宇像往常一样排队打饭,可当他拿出自己的餐具准备接饭时,食堂工作人员却拦住了他,语气生硬地说:“学校规定要用统一餐具,自带的不能用,今天不给你打饭。” 小宇愣住了,他小声解释:“老师说可以自带餐具的……” 可工作人员根本不听,转身去给其他使用统一餐具的同学打饭,留下小宇站在队伍末尾,手里紧紧攥着自己的餐盒,眼眶渐渐红了。
那天中午,小宇没有吃到食堂的饭菜。看着同学们坐在餐桌前吃饭,他只能躲在食堂角落,直到有同学发现他的窘境,主动把自己的饭菜分了一部分给他。“那天小宇回家的时候,书包里的餐具还是干净的,他跟我说食堂不给打饭,我还以为是孩子记错了,没太在意。” 黄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气里满是自责。
可接下来的两天,情况并没有好转。9 月 6 日、7 日中午,小宇带着餐具去打饭,都被食堂工作人员以同样的理由拒绝。连续两天饿肚子的小宇,只能每天中午厚着脸皮向同学求助。他会小声地问身边的同学:“你能分我一点饭吗?” 有的同学会把自己的米饭拨一部分给他,有的会递给他一个包子,可这些零散的食物根本不够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吃。小宇不敢多问,怕被同学笑话,也怕被老师发现,只能在课间偷偷喝水缓解饥饿。
9 月 7 日晚上,小宇放学回家后,再也忍不住了。他放下书包,扑到黄先生怀里,放声大哭:“爸爸,我不想去学校了!食堂一直不给我打饭,我每天都饿肚子,只能吃同学剩下的……” 看着孩子满是委屈的脸,听着他断断续续的哭诉,黄先生既心疼又愤怒。他轻轻抚摸着小宇的头,发现孩子的眼眶是红的,嘴角还有些干裂 —— 这是饿肚子、缺水的痕迹。黄先生强压着怒火,安抚好小宇后,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孩子讨一个说法。
家长维权:找学校要说法遭敷衍,无奈曝光媒体

怒了!学生自带餐具打饭遭拒 三天靠同学分食充饥 校长回复哭笑不得


9 月 8 日一早,黄先生特意请假,来到小宇所在的学校,希望能与学校相关负责人沟通,了解为何孩子自带餐具会被拒餐。他首先找到了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表示自己只是传达学校的通知,具体食堂管理事宜需要找后勤部门。
黄先生又辗转找到学校后勤处,一位工作人员接待了他。当黄先生说明来意,讲述小宇连续三天被拒餐的经历时,这位工作人员的态度十分冷淡,甚至带着一丝质疑:“不可能吧?学校明明说可以自带餐具,食堂怎么会不给打饭?是不是你家孩子撒谎了?”
“我孩子才上小学,怎么会撒谎?他连续三天饿肚子,同学都能作证!” 黄先生听到 “孩子撒谎” 的说法,愤怒地提高了音量。可工作人员依旧不为所动,只是淡淡地说:“你说孩子被拒餐,那你有证据吗?比如照片、视频,或者其他家长的证言?没有证据,我们没办法相信你说的话,也没办法处理。”
黄先生没想到学校会如此敷衍,他本以为只要把情况说明,学校会重视并道歉,可到头来却被要求 “拿出证据”。他试图解释:“孩子在学校里,我怎么可能随时拍照片、视频?而且其他同学的家长也不一定愿意出来作证,你们就不能去食堂调查一下吗?” 但工作人员始终坚持 “要证据”,不愿配合调查,最后甚至以 “还有工作要忙” 为由,将黄先生打发走了。
从学校出来后,黄先生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他看着路边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想到小宇这几天在学校饿肚子的委屈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如果自己就此放弃,孩子可能还会继续被拒餐,甚至可能因为这件事产生心理阴影,对上学产生恐惧。
走投无路之下,黄先生想到了向媒体求助。他联系了当地一家知名媒体,详细讲述了小宇的遭遇,包括学校 “自愿更换餐具” 的口头通知、孩子连续三天被拒餐、自己找学校沟通遭敷衍等细节。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黄先生还提供了小宇自带的餐具照片,以及与其他同学家长的聊天记录 —— 有家长提到 “听说最近有孩子自带餐具没打到饭”。
媒体记者对黄先生反映的情况十分重视,当天就前往学校进行采访。然而,学校校长面对记者的提问,态度依旧敷衍,始终不正面回应 “为何自带餐具会被拒餐” 这一核心问题。当记者问 “学校是否有明确规定禁止自带餐具” 时,校长说:“我们更换餐具是为了学生的安全,统一管理更方便消毒。” 当记者追问 “口头通知说可以自带,为何食堂会拒绝” 时,校长又转而谈论 “食堂的卫生标准如何严格”,答非所问,全程回避关键问题。

怒了!学生自带餐具打饭遭拒 三天靠同学分食充饥 校长回复哭笑不得


校长的敷衍态度让记者也感到无奈,而这一过程被记者记录下来,随着事件报道一同发布到网上。网友们看到报道后,纷纷对学校的做法表示不满:“既然说了自愿,又不让自带,这不是欺骗家长和孩子吗?”“孩子饿了三天肚子,学校不心疼就算了,还质疑孩子撒谎,太过分了!”“校长答非所问,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这样的管理怎么让人放心?”
官方介入:教育局重视调查,类似事件引反思
随着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相关话题很快登上了本地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引起了湖南江永县教育局的关注。教育局工作人员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与学校取得联系,了解事件具体情况,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前往学校开展实地调查。
调查小组首先约谈了学校校长、后勤处工作人员及食堂负责人,详细询问了餐具更换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情况。在调查过程中,食堂负责人终于承认,确实存在 “拒绝给自带餐具学生打饭” 的行为,原因是 “担心自带餐具不符合卫生标准,万一出了问题不好负责”,而且 “统一餐具方便统计人数,自带餐具会增加工作难度”。对于学校 “自愿原则” 的口头通知,食堂负责人表示 “没有收到明确的执行细则,以为默认要用统一餐具”。
调查小组还找了小宇及其他几位同学了解情况,小宇再次讲述了自己被拒餐、靠同学分食的经历,其他同学也证实 “看到小宇中午没饭吃,大家会分给他一点”。此外,调查小组还查看了学校食堂的监控录像,录像显示 9 月 5 日至 7 日中午,小宇确实在打饭时被工作人员拦下,之后独自站在角落,直到有同学主动分饭给他。
在掌握了充分证据后,教育局对学校提出了严肃批评,要求学校立即整改:一是向小宇及家长道歉,赔偿小宇这几天的伙食费;二是明确 “自愿使用餐具” 的执行细则,确保食堂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不得再出现拒餐行为;三是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沟通能力;四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自查,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怒了!学生自带餐具打饭遭拒 三天靠同学分食充饥 校长回复哭笑不得


学校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很快联系了黄先生,校长亲自向黄先生和小宇道歉,并赔偿了 300 元伙食费。食堂也调整了管理方式,专门开辟了 “自带餐具打饭窗口”,安排专人负责检查自带餐具的清洁情况,确保卫生安全。小宇终于可以带着自己的餐具在食堂正常打饭,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然而,这起事件并未随着学校的整改而结束。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提到去年在湖南株洲也曾发生过类似的学校管理僵化事件 —— 株洲某学校因家长中午给孩子送餐,便禁止孩子进入教室和食堂吃饭,孩子只能蹲在学校的路边或操场角落,就着冷风吃家长送来的饭菜。
据了解,株洲这所学校当时给出的理由是 “为了维护校园秩序,防止外来食物带来安全隐患”。可家长们认为,自己送餐是为了让孩子吃得更健康、更安心,而且送餐时会遵守学校规定,在指定地点交接,并不会影响校园秩序。双方沟通多次,学校始终坚持 “禁止送餐” 的规定,不少孩子只能在寒冷的户外吃饭,有的饭菜很快凉了,有的孩子甚至因为风吹得难受,吃不下几口就倒掉了。
这两起发生在湖南的事件,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本质上都反映了部分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 —— 为了追求 “统一管理”“表面规范”,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家长的合理诉求,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问题,让孩子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有教育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的核心任务是教书育人,管理政策的制定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既要保障安全与秩序,也要具备灵活性与人文关怀。僵化的规定、敷衍的态度,不仅会伤害学生与家长的感情,还会影响学校的形象与公信力,背离教育的本质。”
如今,小宇在学校的饮食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黄先生也表示 “希望学校能真正吸取教训,不再出现类似问题”。而株洲那所学校的 “禁止送餐” 规定,在舆论关注后也进行了调整,允许家长在中午休息时间,在学校门口指定区域给孩子送餐。

怒了!学生自带餐具打饭遭拒 三天靠同学分食充饥 校长回复哭笑不得


这两起事件的解决,让人们看到了舆论监督与官方介入的力量,也让更多学校开始反思自身的管理方式。希望未来,更多学校能摒弃形式主义,真正站在学生与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出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政策,让学校成为孩子安心学习、快乐成长的地方。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