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欧盟两大巨头同时来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罕见少了2个字,给了冯德莱恩当头一棒

抖音热门 2025年07月24日 05:59 6 admin

据环球时报报道,7月24日,欧盟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访华。中国外交部回应未提欢迎,却发制裁警告。

欧盟两大巨头同时来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罕见少了2个字,给了冯德莱恩当头一棒


冯德莱恩(资料图)

中欧高层会晤:50年外交的反常时刻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来,双方贸易额从最初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8563亿美元,合作领域从单一贸易扩展到科技、气候等多个维度。按惯例,高层互访前外交部门会释放积极信号。此次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强调:“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欧盟应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的行为。”这样的表态打破了过往的外交辞令范式。

制裁阴云:欧盟的单边行动与中方反制

第18轮制裁中的中国身影

欧盟6月通过的第18轮对俄制裁清单,首次将3家中资企业和1家中国银行列为限制对象。理由是“涉嫌为俄军事工业提供物资”。中国商务部当天回应,称这些企业仅从事正常的国际贸易,欧盟此举“缺乏事实依据,违反国际贸易基本准则”。

制裁背后的三重逻辑

欧盟选择此时扩大制裁范围,有多重考量。切断中俄贸易通道是直接目标。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2401亿美元,欧盟认为中资企业在其中扮演了“间接支持俄罗斯的角色”。试探中国底线是战略意图。欧盟想通过制裁观察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是否松动,同时测试中方反制的力度和范围。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是深层动机。美国近期多次施压欧盟,要求其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对中国采取更严厉的限制措施。

欧盟两大巨头同时来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罕见少了2个字,给了冯德莱恩当头一棒


稀土(资料图)

经贸摩擦:从合作共赢到壁垒高筑

电动汽车领域的攻防战

欧盟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今年初决定征收21%的临时关税。中国商务部随即启动对欧产葡萄酒、奶酪的反倾销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份额达18%,欧洲车企在华销量占其全球总量的25%。双方制裁措施已导致相关产业损失超过120亿欧元。

科技领域的“脱钩”风险

欧盟《芯片法案》明确将中国排除在“安全伙伴”名单之外。荷兰ASML公司在欧盟压力下,已停止向中国出口先进光刻机。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占据全球90%的产能。欧盟若持续加码科技限制,可能面临稀土供应链断裂的风险。

欧盟内部:分裂的阵营与摇摆的政策

亲美派与自主派的角力

冯德莱恩多次公开表示“欧盟应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德国总理朔尔茨则强调“中欧经济interdependence不可忽视”,反对全面脱钩。这种分歧导致欧盟对华政策反复无常。2023年先后出现5次政策调整,涉及关税、投资、科技等多个领域。

东欧国家的极端立场

立陶宛、波兰等东欧国家,要求欧盟将更多中资企业列入制裁清单。这些国家在欧盟内部虽体量较小,但通过联合提案,已成功推动3项对华限制性措施的通过。德国、法国等核心国家则担心过度制裁会损害自身经济利益。2022年德国对华出口额达1910亿欧元,占其出口总量的7.2%。

中美欧三角:博弈中的力量平衡

中国的三张反制牌

面对欧盟的步步紧逼,中国有多重反制选项。对欧盟农产品加征关税,可直接影响法国葡萄酒、意大利橄榄油等产品的对华出口。审查欧洲车企在华新能源补贴申报,特斯拉柏林工厂已因涉嫌违规获得补贴被调查。暂停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该协定若生效,可使欧盟企业在华投资便利化程度提升40%。

欧盟的两难处境

欧盟2023年GDP增速仅为0.6%,中国作为其第二大贸易伙伴,若采取全面反制,将加剧欧盟的经济困境。美国虽承诺为欧盟“填补对华脱钩后的市场空白”,但实际能提供的替代产品不足30%,且价格比中国同类产品高出15%-20%。

前路何方:对抗还是妥协?

1975年中欧建交时,双方贸易额仅占全球贸易总量的0.3%;2023年这一比例已升至3.8%。50年的合作史证明,对话比对抗更符合双方利益。科斯塔和冯德莱恩此次访华,若能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或可缓解当前紧张局势。设立中欧制裁审查机制,避免单边措施损害正常贸易。恢复科技领域对话,重启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交流。建立俄乌冲突信息共享平台,减少因误解导致的政策偏差。

欧盟两大巨头同时来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罕见少了2个字,给了冯德莱恩当头一棒


冯德莱恩(资料图)

这些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欧盟是否愿意正视中方关切,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毕竟,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单边制裁和脱钩行为,最终都会反噬自身。

发表评论

而然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而然网. All Rights Reserved.